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做新型的数学教师

作者: 魏兰芬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多给学生提供亲身经历成功的机会。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关键词:提高; 数学素养;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49-0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试用,特别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数学教师提出非常严峻的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新型的数学教师。

首先,课改的现实向教师展露数学素养的挑战

众所周知,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要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数学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而数学教育也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环境。首先,数学最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第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层出不穷的问题,为人们的创造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三,数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如何将其他学科与数学联系起来,如何给现实问题找合适的数学模型等都包含创新。因而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有两个侧面,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对象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有两种推理,论证推理与合性推陈出新理。正因为数学有两个侧面和两个推理,使得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数学思维的功能方面是其他科学不可取代的,同时学生在具备了数学思维这种数学素养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学好数学,另一方面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或研究中大大提高工作水平,使他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落笔有据言之有理的严谨品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习惯。这些态度,品质,作风,不仅我们教师首先要具有,而且还要在数学教育中去渗透和贯彻。

其次,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数学意识修养和教育

数学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作为数学教师,要彻底抛弃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数学是升学的唯一工具。应形成数学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人特有的修养的全新的正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可行地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中国的数学水平,进而提高中国数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数学作为一种精确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应用性工具,特别是在当代,数学在很多领域起着关键性作用,用数学的意识应该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应是每一个公民具备的素质。《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解读》也强调,在数学教育中应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该读本提出:“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包括公理,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及其联系,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并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全的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教学,特别是建模数学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用数学的意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重要任务。一般地人们都认为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数学美又是抽象,含蓄,不易感受的,它要求欣赏者是具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数学美学的素养,具有一定的数学理论高度作基础,对数学概念在精神上的雅与美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接受一定的数学美学教育。

Nobel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认为:数学美既是奇异的,又是和谐的,也就是说数学是和谐性与奇异性的统一。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自己具有理解与欣赏数学的素养,进而才能指导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美学的培养有利于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品味,进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第三,课改的现实向教师展露综合素质的挑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淳厚的数学素养,还应具备其他一些教学的综合素质,诸如阅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要求,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大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一是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关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数学风景,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教师必须涉猎。二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必须有所了解,这是对教师特殊的素质要求。三是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数学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学习。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要对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而且不是一般的阅读,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最重要的是质的增加。随着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将涉足一个新的阅读领域,学那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都没想过的东西,甚至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这对教师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挑战。‘吃老本,懒得改,不想变’将寸步难行。

总之,课改的现实已向数学教师提出严肃的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新型的数学教师”不仅是口号,更是目标和行动。

参考文献:

[1]《骨干教师培训系列丛书》读本,2013年1月出版

[2]《做课改的先锋军》之<教学案例集及解读>,长江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