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生态体育学对策
作者: 张蕾摘 要: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本,没有强健的身体,其他素质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体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笔者从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分析,从教育角度探寻提高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生态体育学。
关键词:青少年; 体质; 体育;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30-001
我国青少年体质近年来在整体上有所改善,但耐力、力量、速度等指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近视率居高不下,超重青少年比例明显上升。在我国竞技体育黄金发展时期,青少年体质状况明显不太协调,教育部门、社会组织都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1.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取代繁重的体力劳动,公交车、汽车、地铁取代自行车、步行,洗衣机、洗碗机减少人们的家务劳动,食物富足使人产生营养过剩,网上购物使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购物活动……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推动了人类进步,改善了人们生活品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这个后果就是人们的身体活动减少,身体素质下降,而这一后果在青少年身上最为明显。
2.生态环境恶化
据调查,只有1/5的城市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在农村,有近2亿人的饮用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人们多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为饮用水,而工业的发展使这些地表水遭到严重污染,这些地表水已经丧失饮用水功能。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从空气质量角度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空气污染导致了较高的日死亡率,每年因空气质量太差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1万左右。农村滥用农药导致农作物有毒,工业污水废气直接排放导致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3.体育课程不合理
青少年的身体锻炼渠道主要是体育教育,而不同的体育课程也会产生不同的身体锻炼效果。如改革开放后的技术教育论在短时间其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但忽视了对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呵护。又如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过度放松标准,出现体育教学混乱局面,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新课标中的体育课程分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细化出不同的水平,但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课程实施框架,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差,众多体育教育者盲目困惑体育该如何开展。同时,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过于理想化,导致评价难以进行,有学者甚至直接指出:当今体育功能边缘化,青少年体质下降成为必然。
4.体育政策执行偏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政策。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政治体制改革不深入,体育政策的执行出现一些偏差乃至停滞现象,忽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教育进入寒冬,广大青少年体质迅速下降。
二、加强生态体育学的对策
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内涵的丰富,教育生态学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当今社会,生态体育学已经为人们认可和接受,生态体育学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提高青少年体质。
1.优化体育生态环境
体育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对学生的体育自我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有重大影响。学校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陶冶学生的情感,通过校园网络、宣传栏、校报、广播站、悬挂条幅等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开办体育文化节,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努力为学生营造“终身体育”的文化环境。
2.增加生态体育课程
生态体育课程就是将课程作为生命,作为和谐的生态体系,处于动态发展状态,既能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又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学校在选择生态体育课程时应尽量淡化体育的竞技性,强化体育的健身、娱乐、实效、地域性能,重视体育评价,在体育教学和评价中挖掘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生态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等的培养,将修身修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和习惯。
3.创建生态体育课堂
生态体育教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鼓励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和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当今社会,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限制,变被动体育学习为主动体育学习,创建轻松的体育教学氛围,将课堂开设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体验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生态体育观,教师将一潭死水的体育教学变成寓教于乐的体育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提高体质。
4.购置生态体育设施
加大体育投入,扩大运动场地,购置生态体育器材、设施,为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优良的条件。在安全第一原则下开发生态运动器材和产品,重视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更新,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大胆创新,体现体育的低碳、节能、环保等生态文明理念,利用大自然给学生营造天然的健身场所。我们相信,生态体育设施必将有利于青少年体质的提高。
健康是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而我国青少年体质不容乐观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青少年体质的提高。本文从教育角度提出一种生态体育学,以期从教育角度加强生态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观,促进青少年主动提高身体素质。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TY024
参考文献:
[1]朱玲.刍议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生态体育学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8):112-114
[2]温洪泽.青少年体质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分析[J]运动,20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