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光体育开展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 张淼
摘 要:学校要主动提升对阳关体育活动的认知和了解,从根本上认识到运动对学生们的重要性,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培养学生主动自主的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为目标,让学生养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习惯。
关键词:阳光体育; 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58-001
一、研究目的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精神,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多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迈进大自然、步入阳光下,热情积极的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锻炼体能,提升素质,并养成经常运动的好习惯,从而影响和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全民素质。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法
通过查阅书籍和文件,以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各类学校开展阳关体育运动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
通过组织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爱好、兴趣及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地点和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体育活动的各方面因素,制定相关的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再次制定问卷,向全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进行可行性问卷调查,为提升全民关注、参与体育运动打下基础,然后再次进行统计,修正最有利的活动方案。
3.典型研究法
在学校、家庭和当地居民之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人作为典型,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建立个人档案,不定期的对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和其他学校的阳关体育活动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交流和沟通,分享成功经验,改正不足之处。
三、结果与分析
1.对本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次数、时段的调查情况表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次数、时段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从表中数据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总体上没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次数多,也没有低年级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长,总数上每周进行两次到三次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只占61.2%,更有5.2%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并且全部都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可见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识;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程安排锻炼时间少;三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2.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地点选择情况表
由表可见,学生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地点选择学校的占83%;选择家庭中的只占12.95%;选择其他地方的仅占4.05%。学生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所需环境和人群虽是有一定区别,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在自己的学校、在自己最熟悉的同学中进行阳光体育运动。
3.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方式情况表
学生们对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是不太一样的,其中男同学偏爱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女同学则热衷于广场舞和田径运动,但所有的这些运动多是在场地、设施和器材来辅助完成的,因此,学校是否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运动场所和充足的运动设施、器材,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式和方法选择的。
四、结论
通过对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次数、地点和方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意识薄弱,由于高年级学生学业压力大等因素,而导致活动时间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且在学生们最常活动的学校内,设施、场地不够完善,从而使学生活动时间、次数明显不足。
五、建议
1.培养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要主动提升对阳关体育活动的认知和了解,从根本上认识到运动对学生们的重要性,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养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习惯。
2.从课程安排上调整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学校要打破不重视体育,不重视锻炼的思想禁锢,以党中央、国务院“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健康一辈子”的精神为依据,对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保证学生每天都有60分钟以上的重组锻炼时间。
3.加强对运动场所设施和器材的建设与配备。多设计适合在学校、家中的多功能运动设施和小型健身场所,为学生在学校、家中都能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基本保障。
4.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普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教师素质高,学生就有榜样,就会积极的参与和拼搏,在教师以最大能力传授学生后,让学生能更多的掌握阳光体育运动的方法、方式和途径,建立影响力中心,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阳光体育运动的队伍,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锻炼密度。
参考文献:
[1]张伟.开展文化课程教师阳光体育校本化培训[J]小学时代;2011,(7)
[2]王晔华.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