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

作者: 张倩

摘 要:九年级化学虽然只学习一年,但却是中考必考科目,在中考中总计100分.一学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在起初时对化学有较高的兴趣,但随着记忆内容的增多,知识点的加深以及计算的引入,便有一部分学生掉队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如何在短短的一学年中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对化学始终保持热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 科学实验; 作业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0-0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系统而牢固的化学知识,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应掌握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

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

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现在个人的涵养上。同时教师上课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并且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喜欢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品的防锈除锈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策略——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之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比如,在学习铁制品防锈的原理和方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简单概括为“破坏燃烧的条件”,则防锈的原理为“破坏生锈的条件”,即隔绝氧气或水。通过前后知识的对比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使学生理解到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此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模型可以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例如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我把电子层比作楼房,这幢楼目前共七层,每层楼的房间数是不一样的,第一层有2个房间、第二层有8个房间、第三层18个房间,每个房间最多住两个人,年纪较大的老奶奶犹如能量较低的电子,体弱能量小,所以愿意选择离地面最近也即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来排布,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即电子离核由近及远,能量依次由低到高,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自行排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重视作业的反馈——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备课、作业、单元过关并称为教学常规的三大环节。要看到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每天的作业都是针对当天学习的新知识选题的,在批改作业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果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课后单独辅导帮助其解决问题,如若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应在接下来上课时及时讲评,同时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没能将此知识点讲清楚,以期改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易错点在新授课时重点讲解、举例分析。

综上所述,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我们从事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所必须采取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方式。在化学教学的课改实践中,身为第一线的化学教师,必须学习研究教学理论,努力做到深入教材,把握好教材,根据实际,科学地选用教学方法,注意及时总结经验,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悟出各种教学方法的真谛,吸其精华,灵活运用;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