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

作者: 胡周

摘 要: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精密搭配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是它的一个典型特点。儿童绘本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有意识地利用与开发绘本中的德育内涵,无疑是帮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促进其养成良好品行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绘本; 感恩; 行为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6-001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关注到了“绘本”这个有效的资源。有些教师将“绘本”融入各类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将绘本中的故事进行改编讲给学生听,而更多的是幼儿园也将“绘本”中所能挖掘的道德教育融入到了园本课程中,让在园的幼儿在阅读绘本之后,在思想上有所领悟。也因此,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将“绘本”道德教育也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逐渐在推而广之。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及对其中各种各样画面的观察,不仅训练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感知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一、阅读与交流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纲要》提出了对阅读的要求和目标,显示了我国对儿童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很多儿童理论家也一直呼吁让幼儿阅读经典绘本,认为《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选择富有特色的绘本艺术,引导孩子用心阅读,在此过程中,创设富有“爱和美”的情境文化,潜移默化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提高孩子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同时,教育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关爱他人、不怕困难、大胆自信等的良好行为品质,做完整的自己,完整的人。

二、观察与想象绘本画面,培养幼儿感恩身边的人

通过感恩教育与绘本的相结合,孩子将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绘本的内涵,同时,也能将感恩的思想付诸行动,让感恩如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包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三个层面。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实施感恩。教师要细细解读绘本中作者所传递的信息,画面的风格,剖析绘本特点,寻找教育元素,通过“提问-释疑-推理-迁移”,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表达,如绘本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我们创设温馨的情境,出示孩子自己的全家福,先扶后放,设置悬念,激起幼儿兴趣,然后用孩子喜欢的动物形象来表现家人的特点和本领,以及家中每个人为家为家人的付出,使孩子从中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体验到浓浓的爱,让抽象的爱可以看见,可以体验。生命本身就是最美妙的童话故事。用心解读,绘本可以进入孩子自身的内心世界,来唤醒孩子的幸福感,唤醒孩子生命的体验与表达。

三、扮演与创编绘本情节,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绘本篇幅短小精炼,画面精致优美,让幼儿有很多想象空间,在幼儿欣赏完绘本后,我们可以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地对绘本情节进行角色扮演与创编活动,把自己带入到绘本情境中体验故事角色,在扮演中辨别行为的是非,提高其道德品行。例如绘本《小青虫的梦》,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一只小青虫在受尽别人的嘲笑和冷落之后,依然痴迷的爱着音乐,最后化茧成蝶。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不要嘲笑和看不起别人,对于别人的梦想我们要学会尊重。绘本欣赏完后,我们要让幼儿充分了解绘本内容,并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行为,然后我们让幼儿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故事人物行为,特别是仔细观察角色小青虫的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亲身体验被人嘲笑的心情及尊重他人的重要。因此,在绘本中渗透道德教育,意在通过绘本中展示的种种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导和帮助幼儿展开情境联想,进而迁移到自己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努力学会养成适当的行为处事方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实践与体验绘本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内化行为准则

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因此,开展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参与性强的“绘本主题活动”,不仅是培养幼儿道德感悟力和辨别是非道德的过程,更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体验,促进道德内化的过程。我园的课程特色是多元整合绘本阅读,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应绘本”的理念,确立了相应的主题式绘本内容,以开展绘本体验性实践活动。由于幼儿的阅读能力、理解水平受年龄的限制,所以对于同一个主题,我们可采用不同的绘本。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意识容易受榜样暗示的幼儿来说,相对于老师们的絮絮叨叨,画面生动、道德内容明确的绘本,更可以给孩子们一种“百闻不如一见”的道德情感启迪。通过对各种道德主题绘本的有效阅读,用情感来激活孩子们的心,包括他们的爱心、善心、诚心、耐心、热心、责任心以及感恩的心等,引发孩子们对一些尊重、敬意、友好、关心等方面问题的发现、思考与争辩,引发出一些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上的设想和计划,然后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出发,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去尝试和验证,最终在体验与分享行为所带来的快乐过程中,真正促进道德内化的过程。

总之,优秀的绘本读物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通过绘本阅读,我们从意识和情感上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各种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在行为上慢慢内化为良好的习惯,既在幼儿身上弘扬“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又将从小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带给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邬敏敏.利用绘本促进低年级学生行为的养成[J]中小学德育,2012,(03)

[2]吴益斐.情境阅读,完整成长[J]教育,2011,(03)

[3]莫美华.绘本阅读开启礼仪之门[J]礼仪教育,2010,(09)

[4]胡迎红.运用绘本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实践研究[J]普陀教育,2011,(01)

[5]梁志淼.礼仪教育[J]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8

[6]苏峰.让品德课堂拥有鲜活的儿童表情[J]中小学德育,2010(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