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的历史教学改革
作者: 王欣颖摘 要: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总结与学习,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历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29-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来指导历史课教学。现就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对职业中学的历史课教学谈几点体会: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的变革必然引起教法的转变,而教法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学会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而职业中学的历史课程,由于没有升学压力,这就给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现实可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知识涵盖面。现在许多职业学校都设立了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的时候,会较多的涉及到历史知识,这时就要发挥历史知识巨大的内涵,进行学科间知识的结合。如在讲述道教产生与发展一节时,可以结合导游知识适当扩展,添加道教的礼仪、宫观、名胜等知识;由于导游知识里较多地涉及到清朝的内容,所以在讲述清朝历史时,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给学生讲述避暑山庄、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景点。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你每天读书、看报、听新闻的时候,你的心中早已打开了一本历史百科全书,为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帮助你正确理解每一件事情。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重塑历史课堂,使历史课有鲜活的生命力,还历史课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教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而精神愉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在讲述“丝绸之路”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丝路风光,感受丝绸之路的沧桑巨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恰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乐于进入历史课堂,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教学幽默要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适人、适时、适度,如在课堂中东拉西扯,为幽默而幽默,幽默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第三,历史教学要善于利用先进的设施,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势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互联网与电脑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了普及与运用,在历史教学改革中紧跟时代的节拍,利用现代的媒体与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在历史课件中可插入剪辑的历史题材影片的片段,也可以观看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纪实性影片。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先观看记录片《二战实录》,让学生亲历二战的过程,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史料,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把平时最枯燥的战争过程再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让学生走上讲台,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也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巩固。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总结与学习,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虚心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3][日]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