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一体化”教学的几点认识

作者: 张静

摘 要:近年来,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技校教学中逐渐被采用,但总体看来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本文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并结合电气专业的专业课程《电力拖动》,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电力拖动; 职技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38-001

一、职技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与困难

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更新,社会需要大批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技能人才。对职技院校而言,技能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单向行为,即以知识灌输为主。如何来改变这种教与学双方都不太愉快的现状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就如何激发职校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兴趣,人社部提出对职技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出发,应用“一体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熟悉的知识讲解新知识,把问题简化,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一体化教学典型模式概述

1.“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典型环节概述

(1)创设情景:如在介绍某种电压电器的概念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使学生在感观上首先接触,主动地学习知识。

(2)明确工作任务: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对实物和教师提供线索的分析去获得知识。

(3)任务实施: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分工合作以共同解决问题。

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4)工作总结与评价:通过由学生讲解、分析本组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较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点。教师做最后补充说明,巩固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相应的知识或技能。

2.设计恰当的“任务”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一体化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的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学习。

任务的提出一要有兼容性,它应该包含相关的新旧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复习原有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二要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学生在学完之后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三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项任务也就失败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去获取知识,去运用知识。

3.评价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关键作用

教学评价也就是检查成果,进行成绩评定。如果只检查结果的话,小组内每个同学的成绩相同,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应对任务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比如观察小组工作中哪些学生是主角,做的工作多而且重要,哪些同学处于次要地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工作的;和不同的学生谈话并提出一些问题等。另外,常常有一些学生的结果和老师的不同,但是只要学生说明原因,理由是否充分都应该肯定,并予以引导、表扬和鼓励。

三、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按照接触器自锁正转电气原理图,安装CA6140车床控制柜中主轴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地点:电工实训车间

阶段1:创设情境,明确工作任务

首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理图,给学生讲解接线工艺及方法。接下来,分组讨论,确定安装接线路线。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教师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适时的指导。这样,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学,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对于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要特别关注。

阶段2:任务实施

开启控制柜,每小组一台,领取元器件、导线及其他必需品,检查无误后,开始安装接线。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一边指导学生操作的规范,一边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观察,为项目的评估做准备。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通常不马上回答,而是先组内解决,解决不了,可以小组互助。这样合作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努力,自主的学习,比老师直接讲授深刻得多。

阶段3:成果展示与评估

为了不伤害学生学习的热情,既要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估,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及参与度、合作精神等,并进行评价。建立学习记录卡,由小组成员和老师共同评价,各占一定比例分数,每一次评价汇总后,就是该生的最后实训成绩。

在教师评价之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整个项目进行反思,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进行组内讨论,班级内交流,帮助学生完成项目的最后提升。

以上的实例是通过一体化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会方法、提高能力、训练技能的同时,掌握教学计划规定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

“一体化”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一体化”教学法符合《电力拖动》系统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世雄.机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兰青.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3]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