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紧张反应与应对资源状况调查
作者: 吴含等摘 要:本论文目的:研究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紧张反应水平与应对资源状况,缓解医学生的紧张反应。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河北省某医学院58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年级医学生在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问卷、自我保健、理性处事各子项的得分高于低年级医学生(P<0.05),在娱乐休闲的得分低于低年级医学生(P<0.01)。结论:高年级医学生部分紧张反应较之低年级医学生要严重,但应对资源强于低年级医学生,各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医学生的紧张反应。
关键词:医学生; 紧张反应; 应对资源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49-001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大使命,其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1]。由于医学生所学课程和职业要求的特殊性,以及日益加重的社会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其较易出现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问题。本次研究旨在通过针对医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紧张反应水平与应对资源状况,缓解医学生的紧张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护理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58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有效回收率90.0%。研究对象中:男生213人,女生372人;高年级学生(大学三、四年级)283人,低年级学生(大学一、二年级)302人;年龄18~27岁,平均年龄(21.56±1.13)岁。
1.2研究工具
采用Osipow等1998年研制出版的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2]中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和个体应对资源(PRQ)问卷,包括8个子项共计80个条目,分别为:业务紧张反应(VS)、心理紧张反应(PSY)、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躯体紧张反应(PHS)、娱乐休闲(RE)、自我保健(SC)、社会支持(SS)、理性处事(RC)。每个子项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个体紧张反应的得分越高,表明紧张反应越强烈;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应对能力越强。
1.3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高年级医学生在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问卷、自我保健、理性处事各子项的得分高于低年级医学生(P<0.05),在娱乐休闲的得分低于低年级医学生(P<0.01),其余各子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文后表1)。
3.讨论
本次调查中,高年级医学生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较之低年级医学生均要严重。这可能与医学专业独特的课程设置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医学生已逐渐感受到来自家庭、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引起心理紧张反应。而由于同学之间难免有竞争关系的存在,使其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出现障碍,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反应。
高年级医学生应对资源强于低年级医学生,自我保健和理性处事也优于低年级医学生。这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医学生在专业学习时涉及到人体健康、医学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较多,促使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活动。而随着教育的深入、阅历的增加,高年级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逐渐能够辨别是非,分清主次,做到理性处事。低年级医学生娱乐休闲状况优于高年级医学生,可能是由于高年级医学生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他们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3],而且还要参加见习、实习,参与娱乐休闲的活动随之减少。
针对本次调查中医学生紧张反应与应对资源现状,建议医学生学习心理调适方法,学会给自己减压放松,而学校也应调动各方面力量,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4]。同时,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也应重视医学生学科特点以及就业形势,从多角度为他们提供帮助,以期减轻医学生的紧张反应,使其以平和的心态进入临床工作,以饱满的热情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江陆平,李丹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71-72
[2]Osipow SH.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M]Odess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Inc,1998.1–101
[3]高燕,郭明贤,杨群,等.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426-428
[4]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15-11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49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