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 曹薇

摘 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上低效现象的分析,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应关注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39-001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型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经过粗略的调查发现,仍有少数教师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得小组合作在课堂中仍流于形式。小组合作要求教师必须完全转换教学视角,即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设计自己的课堂,做到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宏观调控,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宏观调控,科学分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现于课堂。所以小组的科学组建至关重要。本人认为科学组建小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性别差异、交际能力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做到科学分组。这样便于组内提升,组间竞争。小组内每个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可以说,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成功的一半。

二、吃透教材,巧设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课堂始终都是在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而问题又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因此,要使课堂问题富有一定的成效,问题的提出必然要把握重点、切中要害,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新课标,做到“精设”“巧设”一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水平,又要兼顾优等生的提升,后进生的促进,确保“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尤其是一些后进生。

三、把握时机,适时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尽管有别于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它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选择好合作时段,在不同的课堂中仍然至关重要。

初中英语每册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始终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如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Study skill和 Task等,另外,为了检测学生课后的知识点巩固情况,一般教师还会增加一些习题课。因此,针对不同课型的需求,小组合作的类型、时间等,都要有不同的设计。教师要把握时机,引导小组适时合作,以获得单位时间内的最佳课堂效果。如在教授Comic strip 时,为学生创设合作情景,在导入部分,绝大部分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选择一些与本单元课题极接近的话题,开门见山抛给学生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旨在通过这一环节,给学生营造充分的听说氛围,并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瞬间融入课堂,进入角色,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而在教授Grammar时,本人认为在选择小组合作时段与Comic strip课型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教师不宜在开课就让学生“合作学习”,而应该把小组的合作放在稍后。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新的语法项目刚刚出现时,教师不宜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学生已学知识,给学生呈现大量的例句、情景后,再让小组进行“合作”。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点拨、补充。这样的课堂也完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细致观察,及时释疑

本人最近走访了几所学校,听了不少教师的课,可以说感触颇多。可喜的是教师的意识较以往都有很大的改变,在不同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都可见一斑。但大部分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深刻、组织不得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释疑不及时所造成的。有部分教师认为,划分好小组,设置好问题,剩下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从而忽略了教师的及时释疑作用。

如果我们换个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不难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首先,对于本节课中出现以往学生学过的知识点,也许会存在一些遗忘的现象,即便他们都记得很好,但由于知识面所限,大部分学生能否做到融会贯通、灵活使用,仍然是一个疑问;其次,对于本节课刚刚出现的新的语境、新的语法知识,大部分学生仍然不会顷刻间就能心领神会。这些都需要教师能够仔细观察,及时、耐心地给学生释疑,使他们的讨论顺利进行;同时因为教师的关注,会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同步,信心倍增,会使讨论更加激烈、彻底。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关怀,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其自信心;而对于尖子生,一句释疑,便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的关注与释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尤为重要。

五、完善机制,注重评价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评价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中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在当堂课上,教师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的中肯点评。其次,对于小组合作的阶段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性评价是对各小组前一阶段的学习与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教师通过评价来激发小组成员的斗志,让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由于角度的转变、评价维度的增加,能够使得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本人相信,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若每位教师能做到以上几点,把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教学生态课堂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定能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文章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生态课堂模式研究”成果(批准号为:D/2013/02/61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