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作者: 马荣福摘 要:“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先生曾这样说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良好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79-001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那么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听、说、读、想,算、评、查、探”。对于“数”的学习,我将学习习惯归于这八字。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数的学习和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就更加要求学生在数的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听、说、读、想这四个习惯主要是对学生的课堂习惯而言的。“数”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运算——实际问题的运算解决,运算法则的应用;学习的关键是理解——理解数的内容,问题是如何分析并进行运算。在这两方面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思考深度不够。此时,教师的“教”和“导”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同时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多次阅读,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深层理解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积极有效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迸发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算、评、查、探”这四个习惯和前面四个是相承接的。学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才能完成独立计算、评估议论、检测结果、反思探讨这一系列后续的深度学习。数学是一门很活的学科,它并不是把解题过程记下来或者有一套固定的解题思路,它是一门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学科,需要从既有的例题中总结经验、反思,从而探索更多渠道的解答方案。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寻找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把拥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题目给学生们做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励学生反思、探索。并且,要让学生时刻铭记“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也是如此。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有一道题目: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小时后两车相距50千米,求两地距离。这是一道简单的行程问题,一学生得出(80+60)×2+50=330(千米),老师给予了肯定,但是老师随后又告诉学生,这并不完全正确。学生哑然,纷纷议论了起来,却得不出结果。老师提出该同学所考虑的只是两车未相遇碰面的情况,那么,如果是两辆车已经相遇了,又该如何计算呢?老师看快要下课了,就提出让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研讨两辆车已经相遇的情形。
在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老师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同时又给予学生些许提示。老师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去研讨这个问题,但不难想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这样下去,学生反思和探索的学习习惯也就由此养成。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我又提出了“察、思、比、论,推、纳、践、创”八字学习习惯。在“形”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各自准备了不同的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引导学生组成小组,各自观察图形的构造、组成,思考图形所具有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还让学生比较不同图形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方法,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加深了学习内容。这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议论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有关图形的学习上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加强了素质教育。这就是八字学习习惯的“察、思、比、论”。
面对学习,想要取得更成功的学习,使知识收于大脑深处,远不是“察、思、比、论”所能做到的,对知识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表层。在形的学习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大多是规范的、较常用的图形,如七边形、十二边形、不规则梯形等图形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教师在这时就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或相似的问题来推理,并将所得结果归纳,用所推理得到的知识去实践,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推、纳、践、创”的学习养成习惯在学习中必不可少。
数学学习中,“数”和“形”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两者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是,数学的题目中大多数其实都是数形结合的产物。我们来看下面这道题目:在一个正方形的操场四边种树,每一条边种8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我发现一个学生是这样做的:画两个正方形,在每条边上画8个点,一个正方形四个角上不画点,一个画点。该学生发现每角上画点的都会有重复的点,由此得出结论:4×8-4=28(棵),而不画点的便是4×8=32(棵)。从以上案例,可以知道形和数在数学的学习中是不可分离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学生的学习中还要养成解题数形结合的学习习惯。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