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者: 戚宝荣摘 要:课堂改革指向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以“生本课堂”为依托,生本课堂需要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质疑、探究、实践、反思等环节优化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将“生本课堂”改革进行到底,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课堂; 优化; 学习;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98-001
根据课堂改革的需要,我市提出了打造“生本课堂”,今年又被列为“高效课堂”年,作为一线教师,除面临繁琐的学校管理事务外,还要带头打造“高效课堂”,颇有些压力,但是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理解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方式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照学生获取知识方式可划分为: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按照思维方式可划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按照知识来源方式可划分为:资料学习、活动学习、网络学习。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质疑。
2.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结论的教学,又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观察、猜想、讨论、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是如何应用的。
3.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
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多给学生上讲台展示、交流的机会。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1.注重阅读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对于数学的学习同样必要, 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为学生阅读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初,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点。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2.大胆质疑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不要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自主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4.实践活动
教师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创造力,使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完《升与毫升》后,我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首先,学生分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自到家里、商店及超市收集数据。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5.深入反思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特点,就学习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灵活地选择相对优化的学习策略,并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及时矫正纠偏,以便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客观、坦然地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多给学生反思矫正的机会。
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是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会坚定信念、把握时机、领会精髓、用好教材,将“生本课堂”改革进行到底,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2]孙杰远.初中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曹勇兵.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学数学研究,2005.5
[4]姚晓明.小学生多元学习方式的优化与指导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