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感恩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作者: 亓侠

摘 要:如何在资助工作中实现感恩育人的功能,是构建资助体系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西亚斯融合了美国基金会资助和国家资助的优点,探索出资助工作中感恩育人功能有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 实现途径; 中美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29-0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中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作为中美合作办学模式的高校,西亚斯资助体系综合了美国基金会和国家资助两种模式的优点。

一、学院资助管理体系构成

西亚斯融合了美国基金会资助和国家资助的优点,构建了以“河南模式”国家资助与美式基金会资助并行且互为补充,以西亚斯基金会、校友会为核心,辅助以企业奖学金的突出感恩教育的资助体系。西亚斯基金会、校友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十四个侧重点不同的奖项(基金会助学金、校友会助学金、创新奖学金、激励奖学金、凤凰城女性领导力奖学金、环保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学监吉琳达服务型领导力奖学金、杰瑞·尤伯利领导力奖学金、博萨·史密斯助学金、布莱恩·托曼助学金、基金会优秀困难学生助学金、艺术奖学金、国标体育舞蹈基金会奖学金),每年累计资助达80人次,资助金额达8000美金。

二、感恩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先形成感恩意识,在内心里对自身所获得的恩惠产生认可,进而衍生出感恩情感,外化为感恩行动,高校资助工作是开展感恩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西亚斯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始终坚持将感恩教育融入各项资助中去的理念,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出以下三条感恩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1.以感谢信为载体,加强对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西亚斯受助学生在领取外教资助之前,必须手写一份英文感谢信,每个月感谢信的主题都不同,字数最少为1000字。外教时常会根据感谢信的内容来判断学生是否有感恩之心,是否继续资助该生,是否把该生的一次性资助改为每月固定资助,或者是否把每月固定资助改为一次性资助。受助学生获得中方老师资助,辅导员老师会引导学生主动与资助人取得联系,写感谢信一封(不少于1200字),并汇报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

以感谢信为载体,除了对感谢信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外,在选定每月的主题时特别注重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例如2014年5月主题为:“People I Admire the Most”,4月“The Biggest Challengein,College”,2013年12月主题为“Self-introduction”,2013年6月为暑期公益活动计划。

2.将受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纳入重要评选标准

在每个资助奖项评选条件都会将品行端正,生活俭朴,关注社会,投身公益,乐于助人,无不良嗜好列为重要的一项。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公益活动登记表,上面能够详细表明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项目名称,参与活动的时间,证明人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社团等官方的证明。

此外,像学监吉琳达服务型领导力奖学金,除了要求受助学生历年平均学分绩点达3.3以上,品行端正,生活俭朴,关注社会,投身公益,乐于助人,还必须符合曾在校内外组织,或参与服务与学习型活动(项目),成功服务他人,提升自身领导力的条件。

3.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提升受助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公益环保项目的形式既能激发受助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以西亚斯环保奖学金为例,在申请时需要提交公益活动登记表、相关公益活动证明材料,还要撰写一篇环保论文,团队项目还需一份项目计划书。在奖项资金发放后,受资助学生还需填写资金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并撰写一份英文的资金使用报告内容,需包括:①简单概括自己的环保项目(不超过50字);②项目的进展如何;③该项目是否取得效果/获得成功/达到目的;④你(或你的团队成员)是否有所收获;⑤你(或你的团队成员)获得了哪些经验;⑥在这期间遇到的问题有哪些?⑦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在哪些问题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而一直无法解决?

在有相关环保会议或者活动时,受助学生会积极参与。例如2013国际水资源会议在西亚斯召开,获奖者在国际水资源会议举办期间作为志愿者进行接待、协助会议进行等工作。

三、对其他高校的启示

作为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构建突出感恩育人功能的资助体系的典范,对其他高校的资助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一,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重视校友会的力量;第二,注重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参与式资助;资助项目实施过程就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诚信感恩、服务社会的意识,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在参与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参与中理解自己、理解社会,无形中起到感恩育人的效果;第三,淡化资助类型的资助金额,强化资助类型的意义和目的的落实保障。西亚斯构建的资助体系不仅在量上得到了提升,还在落实质的实现程度上找到了平衡点。

参考文献:

[1]马万华.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102

[3] 李敏.浅议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19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