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临床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要素
作者: 邢强 王红 张明琛 曾小云摘 要:通过在高等医学院校实践临床医学双语教学,结合医学生调研结果及本校特点,探讨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要素:学生英语基础、双语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培养、教材选择。
关键词:临床医学;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37-001
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要求医学工作者能快速查阅英文文献、更新知识,学习先进技术,与国外医生交流,均促使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倡导开展大学生本科教育的双语教学。新疆地处偏远,怎样结合地理环境条件、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动力,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是临床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针对本校医学生的调研结果、临床教师的双语教学经验,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要素。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
新疆医科大学的学生中,少数民族较多,因长期在多民族、多语种环境下生活与学习,他们对语言的学习能力较强,尤其口语和听力。在我校选用的医学中文教材中,有关键专业术语的英语单词的标注,这些专业英语单词已被融入专业课的讲授中。新疆医科大学已多年招收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留学生,其英语的运用十分熟练。学生们在课堂与校园中互相学习语言,是良好的英语学习的资源和基础。
二、双语教学模式与方法
目前,我校的医学双语教学主要采用过渡式双语教学和浸入式双语教学两种模式。
1.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初级阶段。如内分泌疾病章节,首先采用双语教学,逐步带动其他学科。糖尿病、甲亢为常见病,与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相关联知识多,通过教学实践,师生的共同进步,将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逐步扩展到其他疾病,如Cushing综合症、尿崩症等章节。
2.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全英文的讲授模式是双语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糖尿病、甲亢这两章节在本硕班进行的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成熟情况下,可逐渐转变为浸入式,教师应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激发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热情,兼顾英语水平欠佳学生的需求。如内分泌疾病涉及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及检验知识较多,用中文讲解,学生尚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所以,在浸入式双语教学中,不能完全排除中文:专业词汇、理解难点在用英文讲授后,适当地用中文加以说明,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视频、照片等),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才能取的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更清晰和条理、具体、直观,将知识转变为具象的视觉或听觉刺激。例如内分泌疾病有许多特殊的临床表现,患者有特殊的体征,采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表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医学双语教学更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优势。与普通教学相比,双语教学的多媒体制作内容更丰富。我院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们因担心自身英文词汇量少,初接触英文词汇反应较慢,要求多媒体课件双语展示。单纯英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教师应考虑双语因素,从总体布局,合理进行中英文内容安排,在多媒体课件中采用中英文对照帮助理解。
四、双语教学教师的培训
双语教学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双语教学对临床医学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能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听课互评,对教师进行英语培训等方面,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有条件时,让教师参加短期英语培训,甚至出国交流、培训等。
五、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双语教学应选用英文原版医学教材,如《戴维斯内科学》等。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专业的经典专著,此类书籍可在图书馆借阅,同时,互联网还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更新的各国多种疾病的指南或共识,都是学生英文学习临床医学的丰富资源。这些教材、专著、共识、指南的编写,均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用词精准,且更新快,融入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这种不拘一格的教材,能开阔医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精神。
医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思维,具有促进提升知识水平,开阔视野,增进国际交流能力的功效。在我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尚在探索阶段,本文总结以上几点要素,以期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互动,从医学和英语两方面同时出发,提高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资助:新疆医科大学教育改革第VII期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YG2013031
参考文献:
[1]梁金锐,谢来燕.内科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63-64
[2]刘晓梅,王淑英,田国忠.双语教学在医学专业课中的应用 [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5):364-365
[3]冯翔,王志农,景在平.“过渡式双语教学”中外科学授课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