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干部教育培训问题与思考
作者: 金志峰摘 要:做好新时期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女干部队伍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女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改进完善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干部; 干部教育培训;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53-002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着重提出要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及决策水平,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女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搞好女干部的培养开发,教育培训是重要手段。在新的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女干部培训工作,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当前女干部队伍的现状与特点
当前我国女干部在数量、结构、素质与学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岗位及重要岗位女干部数量少
一是女领导干部数量偏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27个部长人选中,女部长仅有3人,占11.1%。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群工)部开展了“中央国家机关女干部成长规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司局级层次,女性占9.4%,男性占14.9%;在处级层次,女性占37.8%,男性占43.3%;在科级层次,女性占22.7%,男性占18.8%;在科员层次,女性占10.5%,男性占6.9%。女性中副处以下干部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中正处以上的比例高于女性。
二是女干部结构分布不合理。在重要领导岗位任职的女性较少,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概括为“四多四少”,即: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群团部门多,党政主干线和经济主战场少;机关党委书记和纪检组长多,正副职领导干部少。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10年国际妇女参政主要状况》显示,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国政府部门26名正部长中仅3名女性,占11.5%,在此项排序中,中国位于世界第61名。“中央国家机关女干部成长规律研究”调查显示:女性中担任虚职的占21.5%,男性则为19.3%;女性中担任实职的占57.3%,男性则为62.9%。
三是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比例偏低。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妇女代表比例不得低于22%,有26个省(区、市)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中明确女性在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中应达到的最低比例。而根据统计,十一届全国人大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1.3%,全国政协女委员比例为17.7%。分别比十届人大提高了1.2%,比十届政协提高了0.9%,但与22%的指标相比仍有差距。《2010年国际妇女参政主要状况》报告显示,1997年至2011年间,中国女性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比例,与其他国家女性在议会中的位置相比,从世界第16位跌至第55位。
2.女干部整体素质与男公务员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不同性别的干部在能力素质上各有所长,与男干部相比,女干部在调查研究、知人善任、指导基层等能力方面占有优势。但是,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女干部一些重要能力素质方面要低于男干部,主要表现为:一是女性心理素质偏弱,压抑了女性自我才能的发挥。与管理工作相比,她们更愿意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是能力素质偏弱。表现为理论功底浅,考虑问题不够严密,决策能力较差,并且比较封闭和保守。
3.女干部学历水平近年来大幅提升
近年来,女干部整体学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1990年,武汉市女干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1%,而2009年的一次调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已达82.47%。对上海市市级机关干部的调查显示,女性大专文化程度比男性高出6个百分点,本科文化程度比男性高出0.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程度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比女性要低0.6个百分点,而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男性要比女性高出6.9个百分点。可见,女公务员队伍中文化程度两头低中间大,像“橄榄型”状态,但总体上已与男公务员不相上下。
二、女干部培训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女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但在实践中,女干部教育培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参训机会相对较少
与男性相比,女性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群工)部“中央国家机关女干部成长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2009至2010年期间,男干部每人平均接受过21.1天的培训,女干部则为18.8天。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青年女干部班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8.4%的人认为自己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上海市市级机关公务员调查显示,近三年来,有34.5%的女公务员没有培训机会,比男性高了1.3个百分点。
2.基层女干部培训渠道单一
当前女干部尤其是基层女干部接受培训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广东各级党委已加大力度落实干部教育培训任务,通过与境外名校、本国高校、行政学院、教育学院及专门培训机构等的合作,大规模地开展干部培训,但这种机会还较少惠及基层的女干部。调查数据显示,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渠道主要是各地党校,占45.3%,其次是本单位自行组织的培训,占21.9%。
3.部分女干部对参加培训的认识不够
在长期被男性所主导的农业领域里,人们对很多问题还是抱有传统的观念,认为妇女智力不如男性、能力不如男性、办事不如男性有魄力等。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如认为女性眼界狭窄,难把握全局,故难担任正职;女性有依赖性,缺少决策魄力,难担重任。一些女干部也习惯于自身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接受教育培训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加上家务负担和子女教育负担等因素,因此在女干部中普遍存在重工作轻学习、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很多人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参加培训,或者在培训期间学习不投入、不认真,难以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4.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总体来说,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对女干部教育培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当前女干部的培训以知识性培训为主,而且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广东省中青年女干部班的调查显示,在培训内容上, 有48.5%的人认为“缺少需求分析,针对性不强”,30.3%的人认为“培训内容设计不科学”。二是培训形式单一,未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学员需求。由于受传统培训模式的影响,“专家说教式”、“满堂灌”、“填鸭式”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式,这种单一被动的课堂教学和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课内容缺乏吸引力。三是培训教材缺乏时效性、实践性和特色。目前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的建设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女干部培训教材建设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女干部的培训需要。
三、加强女干部培训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女干部队伍的特点及女干部教育培训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以改进和完善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确保女干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宣传工作,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女干部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方联动,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由妇联提出办班需求、设计授课内容,组织人事部门统筹调训。这样既可保证女干部参训,又可避免培训内容的重复,防止疏漏,提高干部培训的效果。为保障女干部队伍更快的成长壮大起来,能够定期参加培训,就必须建立健全女干部培训制度,让女干部培训工作进入制度化的轨道。要按照岗位职责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女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坚持组织女干部参加各层各类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班和岗位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研讨班,加强对女干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帮助女干部提高知识层次。要提供与男性干部同等的外出考察、学习机会,把女干部输送到或艰苦或条件好的地方接受重点锻炼,做出实绩,增长才干,加速成长。切实保障基层女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拓宽基层女干部培训渠道。
2.培训内容应分级分类,增强针对性
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是贯彻落实培训目标的关键。以往,常规的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影响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女干部教育培训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法。针对女公务员宏观思维、领导艺术、公共管理能力较为欠缺等现象,应设置相应的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对于中层以上女领导干部的培训,要注重领导艺术、现代科技、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统揽大局的能力;对于后备女干部,应重点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党性锻炼、形势县情、法律知识等培训,提高中层干部抓落实的执行能力。
3.加强女干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要加强对广大女干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积极进取,提高素质。
4.加强女干部能力素质教育,并大力推行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多种培训方式
随着女干部队伍学历水平的日益提升,与男干部差异在迅速缩小,但能力方面的差异仍然较大,因此,要着力加强女干部的能力培训。在武汉市直机关的调查中,最希望机关妇委会做的工作首选组织“女性素质培训”,占74.45%,说明虽然已有高达80%以上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是仍然感到女性素质培训方面较为欠缺。培训方式是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灌输式培训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能力培训,要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式培训方式, 提高女干部培训质量。要把专家教授讲课、领导讲课与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研讨答疑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参观考察,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叶忠海主编.《中国女领导人才成长和开发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姚晓宁.《女公务员群体现状调查》,《决策》,2009年第7期
[3]李汉琳,何惠娟.《上海市级女公务员发展状况调查》,《中国妇运》,2005年第8期
[4]姚钦英.《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姜洁,李明旭.《西部地区女性领导发展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冯玉华,杨蕴.《中青年基层女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7]谈宜彦,王玉玲.《机关女干部成长规律调查》,《决策》,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