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书法教育之我见
作者: 杨剑萍摘 要:初中书法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更要扎扎实实地落地生根,要让行动说话,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为此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策略来激励学生参与书法学习。
关键词:初中书法教育; 欣赏书法;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J29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15-001
每当接手初一新生,上美术课给学生进行书法指导时,总会发现有一大批学生握笔的姿势不当,有的甚至是满把抓;坐姿也不对,有的斜坐着书写,有的侧头书写,有的弓背低头斜着眼睛紧贴着练字本书写。看到这种现象,我就在沉思:为什么到了初中,学生连握笔都不会握,连坐都不会坐。小学六年的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和初中的语文老师也聊起这种现象,他们也感慨:现在的学生字越写越差,小学六年的学习在书法教育上是荒废了。我也观看过小学生做作业时的握笔姿势,发现他们是真的不讲握笔姿势,虽然字写得还算工整。我指点他们应该怎样握笔,但是就是改不过来,甚至到最后有的连笔都不会握了。我也请教过甚至提醒过小学的语文老师,他们也无可奈何,说是在幼儿园就形成定势了,要改过来很难。
一、引导学生认识书法,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社会心理与欣赏趣味也在迅速发展改变。现在的年轻人整天沉湎于手机、电视、游戏、网络,成为低头一族,而与书法、阅读等高雅艺术渐渐脱节。他们不懂书法,不懂书法欣赏。甚至有的连基本的常用字都不会写,写出来的字是“横行霸道”,“龙飞凤舞”。我们知道,作为书法艺术,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一种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字体;它更是显示我国文明的一张名片,它浩如烟海,内涵十分丰富,有着多种表现力和艺术格调。因此我们引导学生认识书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引导学生认识书法,从而去挖掘、发现作品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应该说,这种认识也是一种再创造。
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
抓住书法的形式美至关重要,因为书法是以“形美而感目”;欣赏与创作书法是“随行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每笔皆成其形,两字各异其体。”点画组成的形体,或疏密或粗细或长短或大小,各尽其态,按平衡、对比比例、节奏参差等美的法则塑造成有生命空间的立体意味的艺术品。书法不仅有形体美,更有意境美。书法的意境即作者主观感情和客观景象事物的有机结合,也就是情与形的结合。当然我们更要掌握书法的动态美,书法艺术属于静态美,但是它与其他艺术一样,动是他的生命。从点画组成到章法构成,特别是线条的力度与节奏变化,其过程就是一个静中有动的辩证的过程。同时欣赏书法线条的抽象性,亦即形象的模糊性,可以使人展开多元化的思维,使欣赏者进入一种“望之有形,就之无迹”的审美意境中,似与不似之间,浮想联翩,给思维的翅膀造就一个任意飞翔的空间,愈探究愈觉意境深邃。
三、引导学生注重书法实践,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在信息化电子化的时代,手写体的式微似乎不可避免。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多,但写字好的人越来越少,仿佛它已远离我们的时代。周汝昌先生曾说过:把字学好写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完成的课业,亦即“及格”的国民文化教养。因为字写得如何,曾经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但是现在看来,又有几个人完成了这份“课业”呢?写字教育不是小事,它关涉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汉字,是我们的民族财富和文化记忆。“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书法教育不单单是写字课。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续。所以在初中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注重书法实践,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引导以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一、指导欣赏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很有必要在书法欣赏上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汉字的书法艺术,才会领略书法的魅力和提升自我审美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汉字形体结构到书法展示,有计划有步骤地给以指导。具体策略有:
1.结合历代书法艺术,利用视频给予展示,在展示欣赏中让学生感受熏陶与自悟,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汉字美的欣赏和热爱书法的情感。
2.利用自身优势,美术教师课堂进行书法创作或自创书法展示,并结合欣赏审美,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结合学生的实际书写,让一些书写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利用投影进行点评(以欣赏、赞美为主),让学生知晓同伴的书写好在哪儿,美在何处。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体验与自我欣赏的机会与能力。
二、认真实践
对学生进行书法欣赏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与更好地去追求自我书写的工整美观,乃至能进入书法的创作。为此,欣赏美是前提,而认真的实践与训练才是关键。只有在真正的实践创作中,学生才会真切感受书写所带来的美感,以及对自我书写进步的愉悦感。
三、开发资源
初中书法教育应该作为学校的一项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际工程来建设。在教育部的规定中,它似乎已成为衡量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指标,它也让我们的校长感受到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也许我们并不是培养书法家的摇篮,但是重视书法教育也是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评价促进
初中书法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更要扎扎实实地落地生根,要让行动说话,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为此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策略来激励学生参与书法学习。在学校中,我们可以:
1.示范展示。把优秀习作集中起来,定期在学校举行书法展览,让这些书法好的学生感受书法带给他们的荣光,也激励更多的学生进入其中。
2.等级评比。学校可以构建自身的等级评价机制,通过等级考核,不断促进学生走向书法教育的高位。
3.结集出版。学校可以为一些书法有专长的学生或把学校中的优秀作品集中起来,可以校内出版集子,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作为学校成果保存起来。
当然策略很多,只要我们肯想肯作为,那么初中书法教育的春天就会来到了,我期盼着。
参考文献:
《书法进课堂有助传续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