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影响

作者: 臧继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明病”人群不断增加,学校体质测试显示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增多,农村青少年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率也居高不下。为此,中央出台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体育运动,为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出了动员令。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37-001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需要体育锻炼的能力,而要获得锻炼能力就离不开学校体育,计划中也强调“实施全民健康,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和重点”,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是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手段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主阵地。

一、确立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主要场所

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桥梁,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深入,终身体育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之一。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达12年到16年,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科学锻炼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二、社会存在的全民健身问题及原因

据报道:某高校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两人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据体检、体质测试资料显示:在校学生的视力不良率猛增,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多年持续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走入家庭,学生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不能自拔,无心去参加体育锻炼,这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的应试教育“高考”影响着整个社会,成为了社会压力,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缺乏家庭体育;学校为了升学率,挤掉了体育活动时间,学生整天被题海和雪片般的试卷缠的脱不开身,缺乏体育锻炼。

3.体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体育,体育课到底是学什么,不愿上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竞技教材,学生不感兴趣;场地器材不足,让学生有秩序地学习技术,运动量不够;评价手段单一,标准太高,学生达不到而厌烦体育。

三、实施终身体育的策略及途径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实施全民健康计划,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现在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了,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打太极拳、扭秧歌、跳广场舞、爬山、旅游等活动随处可见;年轻的父母也带着孩子到阳光下去慢跑、打球等;学校体育把课间操改为30分钟的大课间,再结合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小学还增加了体育课时,确保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不失为当前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手段。

1.学校体育教育要起到它的主要功能

要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对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也有益,必须从新生入学时抓起。同时运用学校体育中的多种体育活动的优势,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只有具备了体育能力,才能在漫长的一生中,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制定自己的锻炼计划,以满足身心健康。首先要对学生加大终身体育的宣传力度,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感受体育比赛带来的乐趣。利用体育课培养体育骨干,让他们带操,做游戏的组织者,分组练习的小组长,以便于在班级广播操训练、比赛、课外体育活动中,起到榜样、组织者的作用,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人为本,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引导者,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制定锻炼计划的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教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符合学生心理,让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如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把它们加以改造成教材化。注意教法、学法的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不仅掌握了锻炼技能,而且增强了身体素质。

3.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赏识的一种方法,它在终身体育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能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行动。如果学生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错误的线索与办法,就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