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学中对于生活化的情境的引入分析

作者: 杨扬

摘 要:培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从学生生活出发,进而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知识,提高知识直观性并降低理解难度,体现出教学内容来自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改善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培智语文教学; 生活化情境; 必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63-001

培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目标是在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设计方面要面向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而进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的课程体系,从而增强地方课程自主性,为满足培智语文教学的要求,培智学校应当努力开发富于生活化情境的校本课程,从而探索适合于智障学生特点的生活化情境[1]。

一、培智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必要性

我国培智学校教学目的是培养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以及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同时确保学生具备阅读、表达以及计算方面的初步能力,着重发展学生身心技能并矫正其动作缺陷,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并掌握简单劳动技能[2]。也就是说这一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弱智儿童生活适应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可以最大限度正常化。调查显示,培智学校教学中缺乏实践操作,导致知识同生活脱节,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学生而言,学会如何进入社会以及如何同社会成员相处交往,也就是说学会如何花钱购物比学会简单地背诵课文要有意义得多。

因此应当在培智语文教学当中做到同生活紧密相连。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较为低下,他们学习的速度比较慢,同时注意力集中也比较差,在理解抽象概念方面更是比较困难,因此学习的动机低,并且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淡薄。培智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同时中重度学生逐渐成为培智学校主体,为保证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就应当从那些同学生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教学内容入手,采取那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当中更是应当如此。这是因为培智学校当中语文课以及口语训练课课时比例最大,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获得,语文外延可以说同生活外延是相等的,要想在生活当中学习语文并应用语文,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二、培智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措施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从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教学设计的生活化情境创设。首先应当创设教学环境。所谓教学环境主要是教室。教室布置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无论在校园环境规划方面,还是在教室布置方面,都需要洋溢温馨生活气息,从而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化场景当中表达感情以及交流思想,在真实或者较为自然真实的教室环境当中学习。其次是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应当让教室的每一块墙面都可以说话,从而充分发挥环境作用。教师可以在不同位置贴上不同提示内容,例如在卫生间门上贴上马桶使用的注意事项,还有大小便顺序,在水池旁边墙壁粘贴洗手的过程等等。再次是要根据教材来设计教学。例如在《讲卫生》这一课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讲解正确刷牙的方法。与其将牙具拿到课堂上面进行演示,不如选择早晚洗漱的过程中,在洗漱间来进行现场的展示教学,既方便教师教学,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具体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在整理床铺的训练方面,则可以回到宿舍,便于教师的现场指导以及管理,而刷洗餐具则可以到食堂进行练习[3]。

另一方面是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在培智语文教学的内容方面,可以说其教材内容是生活实践的总结。这样一来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弱智儿童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他们在以后能够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过因为弱智儿童教育实行新课改之后的教材还没有广泛运用,同时已有教材内容又较为陈旧,同生活化的情境有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除了将现有课本的内容尽量生活化之外,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学内容也不应当完全根据教材进行,应当舍弃那部分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弱智儿童认知方面的特点,安排那些符合他们兴趣以及生活当中所急需的内容来增添到语文教学当中。首先要重视校园生活。这是因为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发生的事情都能够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在进行消防演习的时候,让大同学抱住小同学往外面跑,我们就能够拿到课堂上面让学生去说去讲。其次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同时沟通课堂内外的资源,利用家庭以及社区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语文实践方面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活动以及野炊活动等。再次是要利用家庭资源。父母可以说是学生第一任的启蒙教师。他们能够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所以教师应当抓住每个学生的家庭特点而设计语文教学。最后是要强化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活操作当中学习语文。这是因为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感性知识,从而为学生思维提供支柱。不过对培智学校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还可以训练他们手眼协调的能力,从而补偿智力方面的缺陷,并缓解他们手部的功能障碍,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综上所述,培智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开发以及内容编排等方面的生活化情境的引入较为充分,但是在教材使用方面的生活化理念不足,原因在于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师对生活化情境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掌握不够充分,这就要求他们从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应用生活化情境,来提高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晓燕.培智学校课程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1,12(9):126-128

[2]郑富兴,姜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4):234-239.

[3]王辉.培智学校现行培养目标和课程问题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2):335-34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