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作者: 李瑞

摘 要:激活精灵,激发幼儿舞蹈创编的兴趣,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和思维创造性表现及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激活; 创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89-001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的温床,幼儿舞蹈则是对幼儿身心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和思维创造性表现及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幼儿舞蹈”的内涵与特点

何谓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幼儿舞蹈是舞蹈艺苑中的一支鲜嫩的花朵,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他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有趣。幼儿舞蹈是幼儿表演,幼儿观看的,因此幼儿舞蹈姓“幼”,形成了“幼”的特点。

二、幼儿与舞蹈的关系探寻

幼儿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观摩、排练和表演等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

1.儿童是天生的舞者

从生理的角度上来看,儿童骨骼较软,容易变形,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而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容易兴奋,而且弹跳力较好。所以,我在儿童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考虑到儿童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动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节奏欢快,从而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可爱的性格。

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2.儿童是天生的模仿者

从孩子降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模仿了, 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感兴趣的都要去学,学习的一种突出形式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模仿就是学习——他们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他们还喜欢模仿各类动物,如小鸟飞,小鱼游,青蛙跳,小鸭走。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说儿童是天生的模仿者。

3.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大师

舞蹈是与幼儿每天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生活经验是幼儿想象的基础,幼儿头脑中有丰富的表象。如在《早晨》舞蹈中,我先用语言把幼儿带入起床的情境中。“清晨,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伸伸懒腰起床了,听,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此时,幼儿的想象空间就被打开了,我重复播放音乐,让幼儿边听边做,同时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安排动作的顺序,所以孩子是天生的想象大师。

三、激活精灵,创编适合幼儿舞蹈的途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灵,舞蹈是将其表现的一个主要方式。幼儿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培养幼儿舞蹈创造力上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精灵学习舞蹈产生兴趣,采取生动有趣的形式

针对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和“形象”的思维方式,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舞蹈“我的娃娃”时,按教学内容,幼儿须学习按乐句变换舞蹈造型,以表现娃娃可爱的模样,这就要求幼儿对乐曲的节拍、速度、乐句等有一定的感受。如果只是反复让幼儿感受乐曲,他们必定会感到厌烦。于是老师先和孩子们玩“小木偶”的游戏。她提出:“当老师说:我们都是‘小木偶’,谁也不许动时,你们该怎么做啊?”孩子们马上争相发言:“可以站着不动!”“可以摆出一个动作!”“可以学小熊,但不能动!”……于是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孩子们都会摆出一个个不一样的造型动作。就这样,幼儿在轻松活泼的乐曲中、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会了按乐句变换舞蹈造型。

2.与幼儿一起感受和表现音乐情感

通过生动的描述,配以抒情的音乐,孩子们像精灵般陶醉了,都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如身临其境般。舞蹈教学法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因此,我们应从对幼儿技能技巧的训练转向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入手,有针对性地施教。

3.积累创造素材,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

引导幼儿感受身边美好的一切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时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如小兔律动,竖起耳朵、蹦跳来表现。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点表现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

4.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创造力

老师指导时要注意目的明确,要求单一,因为幼儿创编作品中,会存在着一些动作节奏与音乐配合不当、音乐形象掌握不准、动作运用不适宜等问题。每次只针对幼儿创编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剖析,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改进意见,才能既不挫伤幼儿的创编积极性,又能使幼儿有真正的收获。要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内容,尤其在培养幼儿即兴舞蹈表现和创编能力上特别注意了由易到难。

在幼儿创编舞蹈的过程中,从单独自由创作,能力强弱搭配,再到自由分组创作的由易到难的形式。不仅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创编,而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节目排练中找机会,让幼儿进行创编。有了这样的宽松环境,幼儿创编起来就更加自主、自由、自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