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 张晓娜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13-001

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生的入学成绩越来越低,基本上来者不拒。学习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厌学情绪严重、不爱学理论、学习兴趣低下,这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通病,在数学这一学科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还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能有效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更是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精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导入,能够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们探知的欲望。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精心的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一节时,可以用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追到1里处,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这样更方便学生接受。如果直接给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同学们可能产生烦躁厌学的心理。

二、精心设疑,激发学生探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青少年对事物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开创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际生活问题一:在讲指数函数时,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

实际生活问题二:例如,立体几何起始课,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入:6根火柴首尾联结,最多能构成几个正三角形?

通过上述问题,同学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空前高涨,积极探索,研究,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从感官上吸引学生

当今社会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工具更加直观具体,可以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技能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如教函数的单调性一节时,向学生展示蝴蝶、蜻蜓、蜜蜂、双喜、抛物线、正反比例函数等图案展现在学生面前,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充分地使用现代化的工具,是要发挥教学工具的优点,克服中职生学习能力差的缺点,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甚至化解他们对数学内容枯燥无味的感觉,解决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四、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一方面对学生的提问不论何时何地,手头工作多忙,都要认真倾听,耐心细致地回答,尽可能给学生满意的答复,注意在答疑中反问的火候和分寸,讲究艺术,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问,使之能答得上,并给予肯定,消除基础不理想学生的畏惧心理,以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同时抓住一切机会激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的学习数学。以上仅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