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作者: 王敏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就要得到积极的关注。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的掌握各种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同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运动多一份安全,学生就多一份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伤害; 安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59-001
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器械、动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场地、天气等各种因素,往往导致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学校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根据自己的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并结合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宝贵经验,简要谈谈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的成因及其对策。
一、学生因素
1.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准备活动,即做好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准备活动,因为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能更好地进入运动工作状态。但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强或不大运动等原因,而在准备活动上“偷工减料”,最后在运动中出现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2.技术动作的掌握缺乏科学性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在学习或复习动作时,尤其是学习新动作,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在学习新动作时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上,因而在运动中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征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3.安全意识和自控能力的缺乏
学生安全意识较差,对体育活动中安全的认识不够,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相对缺乏保护自己安全的基本常识和保护方法。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以致出现课堂嬉戏、私自出行、串班等不良习惯和运动行为,看似没什么危险,但一旦表现出来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是造成学生运动伤害很重要的因素。
4.缺乏自己调节运动量的能力
有疾患的学生隐藏病情,不告知老师学校,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动作,也给体育教学活动带来安全隐患。
二、学校因素
1.体育工作重视不够
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对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2.场地器材设备安排不当
学校体育设施配置、布局不合理,场地器材无经常性检查,给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的安全带来隐患。场地不集中,活动内容过多,减弱了教师的监控力度,出现事故后,不便于及时处理。
三、教师因素
1.责任感的缺失
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不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课上未详细地给学生讲明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往往因为未得到及时教育和制止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2.应急能力的缺失
教师的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也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个人修养和行为控制有待加强,同时有待提高应急能力水平和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就要提出关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防范对策:
1.体育的组织能力是体育老师必备能力之一,好的组织能使体育课堂有序地进行,教师一定要坚决按照自己预定的计划来实施体育教学,针对不同季节特点,选择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内容,大大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2.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是完成各项技术动作的前提,可避免错误的动作伤到自己,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质也是完成各项技术动作的保障。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
3.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珍爱生命的意义。同时规范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具有一定约束的行为规范。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以科学规范的教学、严谨的态度来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建立健全课堂常规。
4.对患有特定病,特异体质,或不宜运动的学生,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应及时告知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应掌握病患学生情况,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及运动量,区别对待不同体质学生。
5.学校要加强“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教育工作。
6.学校要重视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加强对体育设施安全的检查,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要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7.体育教师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伤害事故,又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安全措施;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树立安全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健康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传授预防伤害的方法,增强学生预防的自觉性。
8.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避免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时要备安全课,对突发事件有预案,要冷静,急处理,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的伤害,挽回学生的生命。
总之,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存在,给学校、体育教师无形中加大了压力,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既不要谈虎色变,又不可掉以轻心,体育教师应依法大胆地开展工作,不能因为害怕而影响工作的激情。要相信通过依法治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增添安全措施,会减少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体育教师压力,活跃学校体育活动。
该论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