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技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 张旭

摘 要:“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所追求的。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在学中找乐,在乐中提高”是最高境界,由此教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58-001

技校学生正处于16-19岁的年龄段,由于生理特点(尤其是女生)影响,他们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如何改变学生厌学体育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1.从教学体制入手,立足把学生身体健康摆在第一的位置,树立身体健康是干好一件事的前提保证

努力改革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认识、重视程度;不能把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运动技能、技巧抓起,培养个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及锻炼习惯,促进积极锻炼意识的养成。

2.从思想工作开始,积极转化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的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课(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技工院校中“重专业轻文化基础”现象严重。只注重学生的就业率,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了,体育成绩合格与否无所谓了。再者一些学校的体育课考核仅仅流于形式,纵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及主观认识的缺乏,从而误导了很多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宣传科学锻炼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的、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掌握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栏教学中,体质强、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弱、技术差的学生,跨越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心理障碍)。此时教师应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技术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的鼓励、帮助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采取因势利导、逐一辅导的办法,并及时发现他们技术动作的细微变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鼓励表扬他们,此举能大大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联系的主动性,逐渐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4.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技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用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做些简单调整。从目前实施的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技校学习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此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成型,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很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要求,在体育项目配置上,做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就我校而言,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工种较多,但意志力、耐力、反复工作的恒心较弱,必须要加强培养,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能以大纲为指引,摆脱教材束缚,结合条件自编实用型的教材来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多安排越野跑、长跑等内容;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门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大有帮助,教师可从这些方面加以指导或传授相关知识。

5.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所追求的。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在学中找乐、在乐中提高”是最高境界,由此教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机械单调的话,学生势必产生倦怠厌学行为。相反,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精炼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讲一些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师生互动比增强,教学氛围就活跃起来了。另外,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采用竞赛性、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大减。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如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等形式,也能促进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较强的吸引力,这其中对教师的要求必然加强,不仅要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更要细致了解学生的特点、状况。

6.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修养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流,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抓好业务,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更要做到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学习上的耐心指导、帮助。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学生转变态度,由被动为主动,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