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生活化氛围的建构
作者: 赵玉梅摘 要:目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学习高中英语语法,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举例谈谈如何在语法课上,建构英语语法教学的生活化氛围,选择源于生活的例句,让学生在浓浓的生活化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生活化氛围; 歌曲; 游戏; 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11-001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生活化的背景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需要学生大量实践、运用、练习,并且只有在真实的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学生才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语法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组成部分,语法教学也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语法课上,教师要构建英语语法教学的生活氛围,选择源于生活的语法例句,让学生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高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许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学了多年,到头来还是似懂非懂,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目前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两大误区:
2.1教师对语法教学过于重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沿袭传统的高中英语“过分重视语法”教学理念,不仅阅读课上讲语法,在口语和听力课上也大谈语法;语法课上更是实施“注入式”教学,让学生的语法学习越学越“死”,同时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混淆了语法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
2.2教师对语法教学不够重视。而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不同程度地受当今“淡化语法,注重语用”的教学思想影响,他们往往弱化语法教学,误认为语法教学无足轻重,甚至完全抛弃了多年来积累的语法教学经验。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生活化的核心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法教学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但在准确性上却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加快了,但其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在写作和翻译方面,学生的总体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语法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中彻底了解语法项目的概念和功能,并学会运用,而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否则就要吃大亏。
三、语法教学生活氛围建构的实例
目前大多数教师会采用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即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语法规则,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在一定语境中进行操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灵活驾驭课堂,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建构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配角”。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交流合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呈现一个新语法知识时,最好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迂回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从探究具体的语言材料,推导出语法规则,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法的形式和用法,到了一定阶段后,再采用显性方式对一些语法规则做一些总结、操作和说明。下面是笔者建构的语法教学生活化的几个实例。
歌曲导入法:笔者在课一开始给出了一首优美动听、且易于学生学唱的英文歌Red River Valley《红河谷》。You are taking the sunshine that brightens our pathway a while. (你要带走曾照亮我们道路的阳光); Won't you think of the valley you're leaving?(你可会想到你要离开的故乡?)And the girl that has loved you so true(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等都是定语从句。笔者首先抽出了关系词,让学生边听歌边填词,目的是引入本课的目标语法结构,使学生通过自我听、写、看的形式,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知识。
游戏导入法:为了引导学生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更进一步观察,教师应学会将语法教学寓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定语从句练习巩固课中,笔者鼓励学生对其余学生的愿望进行猜测,即采用了"你比划,我来猜"这个环节,由一个学生用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来描述教室中的人或物,另一个学生猜。这种活动使课堂生机盎然,学生踊跃参与,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效果十分显著。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教师要设法建构生活化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
实例导入法:教师要多思考、多研究,寻找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实例,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在教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时,为了使教学紧扣生活,在教学中笔者决定以“What teenagers should(not) be allowed to do on Sundays?”为话题,先引导学生回忆人的成长过程,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每一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展开讨论。因为这个话题谈的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人生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教师这时把握机会,因势利导追问:What do teenagers like to do? What do you like or want to do?在这种感兴趣、有经验的话题上,学生不但想说,而且有话说,效果自然好。
因此,教师如能构建生活化的语法学习氛围,适时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探索语法规律,在各种语境中运用语法项目,学生的掌握会进入深层次阶段。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解决很多问题。在阅读中会分析长难句,准确理解句意,这就提高了他们的语篇理解能力。在语言输出时,学生不仅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表达,而且提高他们语言输出的质量,避免表达错误,使别人容易读懂。可见,语法教学生活化氛围的建构,对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自如运用英语很有帮助,在英语学习中地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