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通用技术课堂
作者: 韩正峰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时间不长,各方面还不健全,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把这门课上好,是摆在所有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以技术设计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应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某种或几种具体的技术,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养是关键。
关键词:通用技术; 激发兴趣; 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27-001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一门充满使命、充满挑战的新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特性与教育价值,从而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是,课程开设需要大量的工具和材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门课的难度,缺少了实践环节,就会使这门课程变得枯燥乏味。我觉得要想把通用技术课上好,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激活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活动。
一、构建平易近人的和谐课堂,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首先在通用技术课堂上要注意师表形象和师德修养,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一视同仁,对于他们回答的设计思想或者动手做出的实物作品,哪怕只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老师都应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认真地予以补充,以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恐惧、自卑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严肃有余而幽默不足,不应整节课都非常严肃地说教,适当地插入几句幽默的话,就能将一些尴尬的现象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以达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创设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按照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为实现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就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1.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的兴趣、欲望、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在讲《技术实验及其方法》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增设了一个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底面是三个广口瓶,将三个鸡蛋蛋尖朝下放置在广口瓶上,再在上面放上木板作为支撑面,现在将要把两块砖头放到木板上,此时提出问题:“如果将砖头放上去后鸡蛋会发生破裂吗?”学生一下子“活”了起来,有的说鸡蛋可能会破裂,有的说绝对会,有的说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这时老师可让学生争论交流,各自叙述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上来将砖头轻轻的放到木板上,出现了学生意料之外的现象——鸡蛋完好无损!不难想象学生惊讶不解的表情,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此时再展开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对比情境的创设
对比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辨析、归纳等能力。对比情境的创设具体形式为图片、文字、数据、表格、图表等比较及相互间的对比,设置什么样的对比情境,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创设对比情境。例如讲授《设计的一般原则》时,展示我国洗衣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第一台洗衣机”的图片(外观、操作界面图等)与现在商场各式各样的洗衣机图片及功能作对比,由衷感受到“设计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美观”。
三、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能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以良好的交互性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人机交互教学环境,对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内容由难变易,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回放已发射的“神舟十号”升空的实况,并分组讨论,说明我国从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演变的过程。从神舟飞船发展过程中,结构的更新、动力的改变、工艺的进步以至每个零件、每种材料的革新都显示着技术的发展。学生会兴致勃勃地讨论“神十”的设计和相关的新技术,并且学生还会深刻认识到“神十”的设计就是应用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根据预定的目标和环境限制的条件去想象、去构思、去创新,最后经过不断的艰辛和创造性的劳动,才取得“神十”发射成功的辉煌成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增加了对技术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注重学生实践的个性创新,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日常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设计、制作和试验,让学生围绕某一设计问题进行调查、访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纸杯去设计笔筒,设计制作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和创意,都想设计出不同于别人的作品,最后出来的作品丰富而且很有个性,学生们都很有成就感。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一般的思想方法与设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备课时,不管是备教材还是备学生,都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从而形成未来社会应有的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