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单亲家庭的子女也阳光成长
作者: 孙海前摘 要:单亲家庭子女的角色心理一般倾向性地存在闭锁、自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角色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人生。
关键词:心理; 成功; 单亲家庭; 子女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49-001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愈来愈多地遇到了来自一些单亲家庭或过失型家庭的子女等。家庭变化给这类特殊学生小小年龄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成长道路上遭遇了更多障碍。帮助他们完成自身角色建设,和其他孩子一样阳光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单亲家庭子女的角色心理一般倾向性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闭锁心理。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无一例外地要与他人交往,这既是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也是人的心理需要。青少年也只有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才能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才能算真正地成长、成熟起来。但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因为家庭原因,背上了思想和心理包袱,难以走出自我封闭的个人小圈子,喜欢独处,喜欢离群索居。他们不愿与人谈及家庭,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较少,很少说话;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木然,只是被动地充当观众或听众的角色。
自卑心理。“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是能够干一切事业的,他们自认是个很有价值的人”。大胆、勇敢、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人生的必备条件。但单亲家庭子女因为家庭危机,他们缺乏爱的关怀与呵护,对生活感到渺茫,感到和同学相比觉得矮人一截,对外界特别敏感、多疑,表现为不够活泼,性格内向。他们对自我缺乏信心,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对问题的处理常常瞻前顾后,缺少果断、勇敢的品质。但强烈的自尊心又驱使他们不甘落后,可又缺乏自信心,最怕别人瞧不起。
焦虑心理。这缘于他们对现实与未来的惊惧不安。事实上,作为子女,他们希望享受家庭温馨和父母关爱,但害怕家庭危机会使其无所适从;他们希望为家庭尽职分忧,但害怕弄巧成拙;他们希望为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害怕面对失望的眼神;他们希望获得来之不易的升学机会,但害怕作出不得已而放弃的决定……焦虑心理使他们不可能把心思完全集中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因而他们总有一种失败的感觉。
闭锁、自卑、焦虑心理“交叉感染”,给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灵戴上了无形的枷锁,严重影响了他们人生目标的建立,制约着他们走向成功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角色心理障碍,悦纳自己呢?
首先,知人识人,确立角色心理预期,这是他们走向成功人生的前提。
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社会角色(子女、学生)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预期。这正如剧本或导演对某一角色行为的限制一样。任何一个角色都会感到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要求。尽管对角色的期望反映的是社会上多数人的看法,但单亲家庭子女面对的大都是他人意见的分歧,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不同要求。这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盲然失措。
知人识人,就是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家庭、认识家庭。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相貌特征、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和心理状况,还必须要了解其家庭情况,包括经济状况,居住和学习环境,父母意见以及教育方式等等。只有深入实际,细心体察,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这类学生给出合理的角色预期,并督促他们不断地去体认这一目标。否则,即便是天才,也会在迷惘中徒劳无功。因为合理而明确的角色预期意味着人生目标的召唤;而目标的坚定性是人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其次,以心交心,提高角色领悟的深刻性,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单亲家庭子女在闭锁、自卑、焦虑心理影响下,对角色的领悟不仅具有差异性,而且具有起伏多变的复杂性的特点。以心交心,就是要做单亲家庭子女心灵上的朋友,帮助他们从消极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要通过换位思考,帮助他们超越自我经验和个人成见的樊篱,对父母关系、同学态度等等能够冷静客观分析,并找到其合理存在的原因。从思想上解开“疙瘩”,有助于单亲家庭子女冷静、辩证地分析周围一切,以自觉的态度拨开心头阴影,走出自我闭锁的怪圈。
通过称赞和鼓励,激发其潜在信念,不断走向自信。事实上,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更多时候在更多场合就其某个方面尽了他自己的最大努力,这时,他特别需要别人注意他、评价他、赏识他。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具有一种细腻的同情式的关注。通过不断的发现,不断的称赞与鼓励,一定会成为单亲家庭子女积极行为得以巩固和持续下去的催化剂,也一定会帮助他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加强挫折教育,激发他们做生活的强者,自逆境中奋起。一要做到思想上重视,对遭受重大挫折的对象要及时做到跟踪了解;二要运用正面例子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明确“焦虑是生命的锈斑,会夺去它的光辉,减弱它的力量”;三要通过“领养制”、结对子等形式给予有效帮扶。
再有,创造条件,保证角色实践的现实性,这是他们走向成功人生的重要保障。
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但单亲家庭子女在角色实践过程中往往更多地受到主客观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领悟的那样去做。因此,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区组织等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伸出温暖之手,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事实上,我校相当一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得到了学校的、社会的热情关怀和资助。高三(6)班陈某得到社会资助方能读上大学;高二(6)班施某作为特困生受到政府救济;高一(7)班傅某免缴学费……等等。这种无声的支持,既提供了物质保障,更激发了他们的精神动力。也正因为这样,这批同学才能够正常地进行角色实践,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地展示自我。
加强对单亲家庭的研究,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更好地完成角色建设,这个任务相对于若干教育对象而言,只是沧海一粟。但就单亲家庭子女自身而言,教育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其角色建设成功与否,关系其一生!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角色建设问题,关注特殊家庭与特殊学生的研究问题,一定会使基础教育的任务完成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