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作者: 王玉乾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高度契合的。在科学课的拓展延伸内容部分,与生活实际发生联系,与当下的社会热点、最新科技形成呼应,使我们的科学教学体现出实践性、探究性,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 科学课拓展活动; 实践性;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90-001

陶先生在1932年5月13日杭州师范学校进行了《儿童科学教育》的演讲。先生不仅阐述了有关科学教育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还具体指导小学教员如何开展科学活动的实用方法。先生认为科学教育要由小学教师先承担起来,从小孩子开始教育。从每个家庭里做起,给孩子玩科学的机会。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观点,在演讲过后的八十多年时间仍然显得那么的高瞻远瞩。这给我们进行科学教学开阔了眼界,也启迪了我们努力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科学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家庭生活做起

富兰克林的父亲,任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这边摆弄摆弄,那边捣鼓捣鼓。富兰克林的好奇心得到了呵护,同时他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使得在四十多岁的情况下才转向科学研究成为了可能。我和孩子也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当时他才入幼儿园,并没有科学课的学习。我从冰箱里取出饮料(冷),并倒入直筒杯。孩子发现杯子的外壁上出现了一层水汽,便告诉了我。我提出问题,这些水汽是从哪里来的?他观察了周围的事物,指向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拿来第二个直筒杯,用餐巾纸擦干外部,问:如果我把这个杯子放置在远离餐桌的客厅茶几上,再倒饮料,还会出现水汽吗?孩子有些犹豫,说应该不会有了。我在客厅茶几上再倒上一杯饮料,孩子紧盯杯子。不一会儿,跑来告诉我,又看到水汽了!我发问,第二个杯子已经离得远远的,怎么还出现水汽了呢?如果我再拿一个直筒杯,倒入凉开水,还能看到水汽吗?孩子自己拿着杯子开始尝试起来了……像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有力的学习动力,精心的呵护好,这股力量总有一天会得到爆发。

二、精心设计科学课拓展活动,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小学科学课里有很多的课后延伸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给学生形成课堂里的科学活动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印象。课后延伸做的充分,可以为科学课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在高年级学习了形状与结构后,我们便会参加“纸有多高”的课后拓展活动。孩子们利用规定数量的纸张,搭建一个更高的结构。孩子们体会到了要实现一个目标,可能要失败很多次才能有所接近。

作为一名教师,要开阔自我的思路,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现在学生接受的教育呈现出多边化,这种教育的多边性,要求教育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校外延伸,这对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又一个挑战。但这却是践行先生“社会即学校”教学思想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社会和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实验室,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

《课标》中关于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又有什么用呢,弄不好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这就是先生所说的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不轻易破坏生态环境。

学生在校园里多次发现死亡的鸟类的尸体,送到科学实验室。向老师提出疑问,这些鸟儿都已成年,怎么会死去的?难道是城市的环境恶化造成鸟儿的死亡?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形中是无比强烈的,对鸟儿死亡感到很难过,也引发到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环境的关注。于是,科学课中公告了相关事项的细节,并发起成立研究主题:学校附近城市设施的调查报告。其中包含有城市公共设施的调查,比如交通设施、商场、大型超市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工业设施的调查,包括工业的类型、所处位置、可能存在的危害等情况的调查。师生基于最朴实的情感,对区域内所有生命的关注进行细致的寻访。经过对各类数据的筛选、整合,得到各项设施的数量,以及分布的位置。对专家、大学老师的采访稿件进行梳理,对普通市民的调查问卷也进行了整理。只是由于资金有限的问题,并没有采集到区域内空气质量的数据、水样的各类指标以及有关电磁辐射的数值。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借鉴于城市各个基站同期公布的采样数据。同学们初步分析和研讨后,并不能得出鸟类的死亡与城市污染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们还提出对死亡鸟的尸体进行化验,希望查明真相。回看这个活动,我们已经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围墙,在社会和大自然中进行探究。孩子们建立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彼此帮助照应。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生存的状态,渴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最有力的影响。陶行知说,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它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为大众谋福,解大众苦痛。这不就是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吗?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远比孩子拥有的科学知识要重要的多。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高屋建瓴,从社会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改革的理论源泉,更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向着正确方向迈进的灯塔旗帜。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

[2]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