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

作者: 苏新荣 李刚

摘 要: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古人练武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违背则损害身体的健康。

关键词:中国武术;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76-001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自古以来强调天能主宰一切,人心能感通天地万物,万物圆融一体能走向天人合一的道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指出人应遵循自然生成运行的法则。又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是由天道推论人道,道家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就在于不立意为自己而生,也就是“无为”、“不争”、“无私”等,都是从大自然中所悟出的真理,道家即利用它来待人处世。就儒家来说,“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信念,天地不但洋溢着生命,而且也充满着价值,更能与宇宙万物相感通的。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万生焉。”又如《论语》“泰伯篇”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2]可见,“天人合一”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武术理论上统称“天人和谐”。何谓“天”?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大自然,人应包括在内。大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一、武术和自然相应与统一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长与健康。因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泉源,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已经能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的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只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人体就健康。传统武术在道法自然这一法则指导之下,采用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法之中,即是以“形物之形,悟物之意”,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少林拳的龙、虎、豹、蛇、鹤五拳,据《少林内功秘传》记载,“五拳者,即可练精、力、气、骨、神之法也,故创五式,使内外并修而达于化境也”,“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上述五拳,如能练至精纯之境,则精固、力强、气聚、骨坚、神凝,五者相合,互为融化,为用之妙”。南拳中的鹤拳、虎拳以及武术其它象形拳法如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态,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从天地万物的生长演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格物取意,追求崇拜物之神采,当然是天人合一的显现。

二、武术和顺应人际与和谐

“天人合一”的观念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容。在武术中表现出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谦恭待人、稳健温和、含蓄不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容万物、厚德载物的气度。武术各家各派还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除恶扬善、谨慎择徒、重义轻利的戒约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要求习武者要有手德、口德、公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

三、武术和身体内外的和谐

人体如宇宙,也是一个小天地。为求得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道要顺应天道,拳家练功的时间,地点应随季节、时辰、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其顺乎自然,合乎自然。首先,对人体的认识,把人体的各部位,五脏六腑、经络穴位以及每个局部,都看成是一个整体,并且是和天地万物相对应、相关联的。许多器官和经络穴位,都以阴阳命名。其次,以五行属性概括人体各部分联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自然环境的“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时”,针对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概念,均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并衍生出其间相生相克,相互对应的原则。有些武术练功也按这些原则设计和安排。五行拳练功理论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以五行相配合。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胃属木。”以金木水火土配人体之五脏心、肝、脾、肺、胃,说明练功对内脏器官的影响。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来配合五行,要求练功按季节进行训练。另外,人体头、手、身腰、外形,拳行东、西、南、北、中方位,也皆与五行相配。以身体实践力行的练武者,在与自然共构统一体中,武术的动作就必然符合天人和身心的平衡调节,必须遵从自然的变化,始终保持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古人练武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违背则损害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美信.庄子[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1993,49页

[2]孙钦善.论语[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1993,224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