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网络教学中现状的反思与再设计
作者: 刘庆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增强了教学效果,更直观展示了教学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设计一下出现的新问题,以便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品课; 网络; 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07-001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上课的老模式,学校积极探索教改新路,购买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如果长时间使我们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疲劳的情绪,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削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设计一下出现的新问题。
一、目前的学校网络教学中的现状
1.互联网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方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教师的备课都出现了电子备课,通过网络搜搜,备课教案就出来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为什么能上好课,功夫在于备课,可见备课是多么重要,可是网络上的备课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切忌拿来主义。网络教学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学校网络教学改变教学效果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和感兴趣的东西充满探索的欲望,这就激励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广泛使用,让学生充满着好奇,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反之,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增多,我们的教师通过过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反而使感官的敏感程度降低,学生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好奇心反而会逐步减少,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教学水平能力,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发展,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好问、好学,富于幻想,是学生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当下学生喜欢的问题和当前的时政的视频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让他们从中感悟到知识的魅力。
3.学校网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一些相对抽象的知识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感性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动画、音响等手段,把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容易忽视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探究的学习氛围,把一些比较安静的课堂变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把一些学生很难搞懂的问题变成比较直观,容易为学生理解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前多研究,多思考,运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发展的案例,通过展示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渗透大量的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和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以便准确的讲授给学生。我们的教材也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改版。教师可以多学习、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觉悟。把一些新鲜的事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在掌握最新时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每节课的前四、五分钟,由学生讲述一个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大家讨论的兴趣很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开拓了眼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面对目前现状,我的反思和分析
1.不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人文精神
现在许多教师上课都会通过课件来展示,而许多教师在使用时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甚至原封不动按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设计去讲,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如果出现学生上课突然问一个问题,这时教师会出现措手不及,面对多媒体的模式又难以表达出来,这样,会导致老师教而不深,学生学而不实,从而达不到学习要求。这样的上课容易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就会使我们的上课变成了课件演示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难得到体现。在现实教学中,上课的模式并不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编制,然后通过播放展现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多媒体这种形式,通过提高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师生良性互动的效果来提高课堂的效益。
2.不能充分体现客观实际出现了盲目追风现象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进,上课用多媒体课件已经越来越普及。过去受个人因素的制约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专业人员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制作的教学课件就有一些不对应。这就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往往会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或者先讲解后播放画面,或者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画面的不同步,教师成为讲解员,学生成为了游客。现在兴起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要求教师上课尽可能的都要使用,防止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跟我们的教师考核挂钩,也导致了诸多隐患和矛盾,让我们许多教师心有不悦,却也无可奈何。其结果是由过去的满堂讲变成了现在的满堂放。
随着网络的发展,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增强了教学效果,更直观展示了教学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正确处理好网络与教师、网络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使各种资源都为教学服务,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正兵.网络环境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J]新课程,2013(3):95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3]王晓梅.网络互动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化教学》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