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朱国松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 初中数学; 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20-001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何在教学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就初中数学教学作一个粗浅的探究。

一、生活化素材,使数学贴近生活

“在生活里找教育”告诉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将这些素材和数学知识相联系,然后将其总结加以利用。生活化教学素材,使数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以通过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净胜球数的计法来研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将赢球记做“+”,输球记做“-”。如赢了三个球记作“+3”,输一个球可以记作“-1”。若法国队与德国队比赛,法国队上半场比赛输1球,下半场赢2个球,则这场比赛法国队赢了1球。就可以这样来表示:(-1)+(+2)=+1。再展示其他球队的比赛结果,引导学生去交流、讨论,最后自己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二、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先展示两幅比例大小不同的苏州地图,让学生思考两幅地图有何关系,形状特点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同里、周庄、甪直三大江南古镇,并用线段将它们连结起来形成三角形,同时提出问题:两三角形有何关系?形状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对应角与对应边的关系,这样自然而然地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从而就可以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此就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让教学情境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转化为生动而有趣的生活实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例题,体会数学魅力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莱登尔主张:“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知识,让学生体验生活获得数学知识。尤其在编写教学例题时,要将其与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相关的题材结合起来,注入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房子的屋顶为什么要建成三角形?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时为什么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一根木条?学校校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这种来自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又拉近了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生活化练习,培养学习数学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指的就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做中学”就是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体验,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体验、探索,把实际的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归纳和应用。例如在讲授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这么一题:在同一平面内有n条不过同一点的直线两两相交,他们的交点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若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的情境将问题生活化,在这里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就相当于n个人相互握手,而握手的次数相当于交点的数。而握手的次数为多少呢?如何去思考呢?这时教师就可以找几位同学出来演示握手,同学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每位同学都握了(n-1)次手,而由于两人握手是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我们的所能去创造一些生动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例子,从而将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眼中的数学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学,而变成了一种具有活力的东西,最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五、数学化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后,可以组织学生去操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联想旗杆的高度、木棒高度以及它们影子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运用学习了的相似三角形知识,计算旗杆的高度。又如学习完《轴对称》后,可以联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亲手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剪纸作品,并说出设计作品的含义,同时教师可以运用轴对称的知识对作品进行评比。还可以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通过这一类活动,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使数学变得很亲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将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具体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去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0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