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指导
作者: 施红英摘 要:美术教学是小学文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主要科目。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相关研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 美术课堂; 良好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50-001
小学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感性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分析
1.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洞察力和创新力
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因素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善于观察生活是提高美术能力的最有用的措施。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一幅画,规定观察的时间为一分钟,观察过后让学生们用语言描述画面,随后再尝试着将看到的画面画出来。坚持每周进行三次训练。然而,对于锻炼提高观察力习惯的培养仅限于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们有责任提醒学生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处处留心,细心观察,从而培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可以促使学生们养成时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习惯,从而逐渐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认真作业的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刚刚步入学习生活的阶段,对于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听课是学习的前提,由于一门学科百分之八十的知识都来源于课堂,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作业是巩固和提高知识能力的来源。因此,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对于相关教育工作者们又是一大难题。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对做美术作业的兴趣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在课堂上的命题绘画,也可以给学生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自己命题绘画或者选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观察以及绘画,或者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课外观察和绘画等作业。另外,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鼓励学生。
二、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因此,引导小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养成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由于小学是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们要抓住这个时期,利用学生们对美术课堂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们发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并将这份好奇培养成兴趣。在课堂上,尽量使用幽默有趣味的语言和教学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输。在课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观察、勤于绘画,让学生们体会美术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特点,也从侧面引导学生们热爱生活。
2.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为培养习惯提供动力
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应该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适合小学生、并且能够有助于当节课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书本上的美术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美丽、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例如除了安排学生学习欣赏教材中的作品,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公园中进行类似写生等的活动,或者在佳节前后组织学生欣赏灯会、带领学生们多多收集资料、体验美术的魅力。与此同时,将形式新颖、教学直观、简便易懂的多媒体软件教学方法引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也是一种提高课堂多样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与美术相结合,使得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受到熏陶,多方面了解美术、学习美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教学,这样十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美术课堂的热爱,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们看到美术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时刻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有利条件。
3.严格要求学生的创新训练,培养创造力和毅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各种类型的创造力拓展过程,让学生们主动去观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惯不是一朝半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学生们有毅力的坚持训练,逐步培养而成。教师需要安排学生们进行定期的美术绘画训练、思维拓展训练,采取适当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们按照周期坚持练习,不得半途而废。为了鼓励学生能够有效培养毅力、坚持学习,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奖励规则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美术教学对趋异性思维的要求特别高,同时着重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性格保护,着重培养学生能够对事物细心观察,并且通过绘画表现呈现出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三、总结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月琴.小学中年级美术习惯的养成探讨[J]华章,2013,(36):17-18
[2]陈海华.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2,(7):15-16
[3]李秀.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习惯的培养[J]学园,2014,(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