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有效实验之我见
作者: 唐文健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学到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69-001
科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所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分工不合作,实验活动闹哄哄,不少学生不参与,或者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策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实验呢?
一、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
在设计安排实验之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目的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验教学整体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安排、实验教学方法选择,实验结论得出和应用等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可能。只有遵循实验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才有切实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可能。
例如教学《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课中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这个实验观察目的有三: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如果教师不能对这个实验的三个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往往会出现忽略了前两个阶段的观察,只注意到最后结果的现象。教师只有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
二、做好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首先按实验要求布置实验室环境。分组实验认真摆放好实验器材,检查实验仪器的完好性,合理分组。如在做《溶解的快与慢》的实验时,要准备好热水和冷水;做摩擦起电实验时,先要了解天气情况,安排实验时间,因为这个实验要有一个比较干燥的空气环境;再如做《点亮小灯泡》实验时,要确保电池、电线没有问题。只有对实验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不会因为客观因素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其次做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必要准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性事件是很寻常的。突发性事件具有不可确定性,但突发性事件又是与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的。所以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必要准备:如在要使用酒精灯实验时,除了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安全外,教师也应事先准备一块湿的抹布,以防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出后灭火时急用。
最后实验教学前教师必须做过课堂中的每一个实验。这样做,可以进一步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熟练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便于检测实验效果的好坏,及时改进。还有利于课堂中教师的演示和指导。例如在做《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实验时,教师若不在课前自己先试试,那么这一节课的时间靠酒精灯很难烧熟整个马铃薯的,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也就完不成了。
可见,充分做好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落实实验教学的过程
有了明确的实验目的,做好了充足的实验准备,最后还是要以实验本身来检验是否有效。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好实验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指导。正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最直接地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指导至关重要。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这一课中,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测力器先测出钩码的重力,再用测力器测出钩码一半进入水中时的重力,让学生比较两次测出的重力有什么不同,得出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结论。第二阶段让学生完全浸没钩码后再测出此时的重力,比较数据后得出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浮力概念。
2.重视对学生实验观察的指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那些非本质的环节上。因此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以便达到实验目的。例如教学《蚯蚓》一课中,在观察蚯蚓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蚯蚓的身体形态、颜色、爬行等特点,要让学生迅速地找出问题的关键。
3.重视对学生的操作方法的指导。例如滴管的使用时,要注意对使用方法加强指导。使用酒精灯要用正确的方法点燃,用正确的火焰部位给物体加热,用正确的方法熄灭等。
4.引导学生加强对实验结论的归纳。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作用的感悟,进一步熟悉实验过程,提高日后实验能力。如滑轮实验中,通过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原理。规范的实验操作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启发,逐步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5.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事物动态的发展过程可以由电脑轻松地实现,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乃至教学录像所不具备的,是多媒体应用的特殊优势。我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如在教学生命单元时,有的内容我们课上很难完成实验,或展现生命的过程。我在教学《动物的卵》一课时,为学生播放小鸡孵化这一视频,让学生看到鸡蛋如何变成小鸡的过程。这是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无法比拟的。在科学课上,有很多课文内容,学生是无法进行操作实验的,如《动物的生命周期》《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课文内容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观看,栩栩如生,效果比实物还要好。
四、重视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应用
重视对实验结论的应用,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验的意义,所以,在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说说实验结论的应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例如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但能溶解在洗洁精中,让学生主动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可以怎样洗掉餐具上的油渍。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学好小学科学的关键。实践证明,构建有效的科学实验课堂,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在学生心中栽下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