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预习作业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

作者: 张菀梅

摘 要: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对预习作业单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预习单; 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79-00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也特别注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但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感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

1.整个教学的大框架由教师决定,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是根据教师所想的学生状况安排的,有时教师认为的教学难点,学生却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导致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2.教师设计的很多问题,学生没有太大兴趣,仅仅停留在机械性应答的层面,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3.学生的探究活动,多是教师启发→启发→再启发,学生鲜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用什么方法能改善这一状况呢?笔者思考后认为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怎样让预习更有效?预习作业单的设计是关键,精心设计的预习单,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设计科学预习单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科学课预习作业单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考虑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生活积累,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将“眼前的认知”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产生联系,有时问题会迎刃而解,有时又会引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就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的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趣味性原则

科学课预习作业单的设计应尽量生动、富有童趣,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用学生的思维思考教材,体会他们的兴趣点,预习作业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如搜集信息式预习作业、科学制作式预习作业、参观调查式预习作业以及图表式预习作业,多种形式的预习作业,会让学生产生去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冲动,让学生每次预习的时候,有种新鲜感,始终保持对预习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3.层次性原则

科学课预习作业单的设计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学生基础扎实,反应速度快,接受本领强,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反应慢,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比较慢,因此教师在预习作业单内容的选择设计上,要难易分开,有必做题也有选做题,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做基本要求的预习,而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选择难度比较大的、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任务预习,这样就能各取所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设计科学预习单的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

预习之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因此,在预习作业单的开头要出示学习目标,目标的设计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和感知,便于学生自己计划预习行为,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

2.重点难点预热

科学课预习作业单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预知所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自己可能遇到的难点提前了解,学生学习,哪个问题是难点,对不同的个体来说,答案是不一样的,教师这时应该及时参与其中,通过个别询问,探究已知,了解不同类型学生学出的“问题”,对没有共性的问题作个别引导;对有普遍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以便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3.学习方法引路

叶圣陶先生曾讲,“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当前,“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共同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达到使学生获得通过自学来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作业单的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4.注重思维培养

科学课预习作业单要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能让学生存疑并进行探究的问题,比如将理论知识隐藏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让学生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比如将表面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请学生寻找他们间共同之处,让学生学会发现事物间的相似联系,从而产生联想,解决问题;再比如定时整理所思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使用科学预习单的建议

建议一:可多用图表法进行预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能提高记忆效果。“看图填空式”图表法、“补充仿写式”图表法、“汇总选择式”图表法,给人以形象、生动、直观、简明的印象,它能帮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体或形象相联系,记忆深刻。

【案例】预习《肺和呼吸》中“呼吸器官”部分,要求学生根据下图填出相应的器官。在填写过程中,学生边看图边填写,既直观又简洁,大大增强了记忆。

通过形与位的结合,“看图填空式”图表有助于学生通过图位匹配对照的方式,增强结构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作为拓展,还可以请学生自己制作“小小图画书”,配以名称及功能。

建议二:不苛求完全正确,重在思考过程

预习单的使用, 笔者在操作过程中只是要求学生努力去做到,如果努力了还没有完成或认识不准确,一定不要担心老师会批评,因为这仅仅是预习作业。但是会给学生一个评价,可以把预习作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颗星的,这类作业基本有孩子独立思考的痕迹,一类是没有星的, 是明显有敷衍痕迹的作业。

建议三:预习作业不可过多,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预习作业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出现学生不易操作、难以解决的深、难、繁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提醒学生不能过于标新立异,以免占用太多时间进行预习,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优秀的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布置,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和锻炼自身能力的舞台,一切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并伴随改革的步伐慢慢地改进和完善,笔者愿意不断探索前行,最终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79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