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作者: 王平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被逐渐淡化。节俭反成了装穷和小气的代名词。因此,有必要培养小学生的节俭意识,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消费理念,教育他们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促使孩子能够把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关键词:勤俭; 节约; 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91-001
我们小学的一年级语文课文里,有这样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诗歌《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书本上配以写实的画面,加上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孩子要节约盘中之餐,从每一顿饭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诚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以前的“吃得饱”现在变成了“吃得好”。“勤俭节约”的意识在人们的心中正被淡化,乃至遗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人认为,节俭是一件小事,而实际上它与孩子健康成长,培养成什么样的品行,有极大的关系。爱孩子,疼孩子,理所应该,但放任孩子乱花钱,看似疼爱孩子,实则危及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现在撤校并校之后,不少孩子不得已离开自己的父母,学生手中的零花钱可以自己自由支配了。渐渐地使他们认为大手大脚的花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也就出现了好吃好喝、花钱如流水、浪费文具、浪费饭菜、浪费生活日用品等许多不文明行为,节俭反倒成了装穷和小气的代名词。因此,怎样教育好孩子,承载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培养他们的意识入手,更正孩子们之前错误的消费理念,教育他们从买一个文具,做一个剪纸做起,并时常与他们的家长联系沟通,在勤俭节约上协作教育孩子。促使孩子能够把勤俭节约的观念入脑、入心、入行。根据这么多年来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我认为要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亲身厉行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人,以德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不仅自己事先就要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点滴小事都要把节俭思想贯穿其中,出门随手关灯,离开水池及时关掉水龙头,每顿饭把碗中的饭吃完。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并号召全体教师付诸行动,起到勤俭节约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学生行动的榜样、标尺,成为带头兵,马前卒,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教育学生。这样自然会产生更加“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家长合理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平时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恰恰自身没有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意识与习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家长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追求“好、新、贵”,花钱大手大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合理与否都一味满足,这样在孩子眼中,他们认为要钱是如此容易,花钱是如此的潇洒。慢慢地在孩子的心中根植了攀比的心理。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做好自己的榜样作用。在“衣”“食”“住”“行”上多注意自己的行为。班主任有责任充分利用诸如家长学校、家长会、校信通、家访等方式提醒家长。众所周知陈光标很有钱,可是他每次都要求他的员工、他的家人吃饭要将饭吃完,不浪费一粒粮。为此他还给他的孩子起了一个“陈光盘”的名字。试想身价亿万富翁的名人对孩子教育尚且如此,刚刚脱贫奔小康的我们不应该以身作则的学一学吗?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家长的以身作则。
三、利用班队会、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在学校,班主任领导科任老师形成节约团队,利用学校、班级可以运用的资源,如班会、课本、榜样、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受到教育。并告之学生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与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与西方的国家比起来,我们的国家还是很贫穷的,甚至在我国还有许多边远地区的人民连肚子都不能填饱。况且我们的资源也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所以说勤俭节约是国家建设最基本的要求,让孩子们认识到勤俭节约要从今天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一滴水、一支笔、一度电、一粒米……培养小学生把节约当成“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四、从点滴入手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性教育
每一个同学都想做一番大事业,而每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所以,我们平时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时,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从身旁的点滴小事做起,例如在穿着打扮上要朴素自然、简洁大方,不刻意追求新奇时髦,不去跟其他同学比这比那。在使用零花钱上教育学生不要随意乱花钱,但必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除外。通过一些纪录片让孩子们能体会到家长在外挣钱的艰辛,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尤其是不应当花的钱。平时不随意挑食,少吃零食,能节约的钱记得要节约。此外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关注细节,把集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责任。不该开灯的时候就尽量不开灯,白板用过后及时关闭中控电源,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潜移默化般的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教育学生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人。
总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要做到勤俭节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直至思想深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实践。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