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仓储作业实务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管新梅摘 要:物流专业是中职院校的新兴专业,本文以中职物流专业的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实训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F25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18-002
一、物流专业实训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各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实训尚停留在观摩参观阶段;有的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还在规划阶段;有的学校实训只是针对部分技能,没有系统的训练,不能达到职业的需要等等。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可供参考,物流实训课程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本文依托我校的物流实训设备设施,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教学法对《仓储实训实务》课程进行实践探究。
二、项目教学法在仓储作业实务中的实践
1.项目的划分与确定
《仓储作业实务》是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学生。主要包括仓储的基本知识,常用的仓储设备、入库、出库、在库管理、特种货物仓储、仓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仓储作业技能是物流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首先根据课程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划分相应学习项目。在学习项目中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及时引入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要求。在项目设定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将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教学模块。
2.项目的实施范例
以项目二为例,说明仓储作业实务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其他项目与其相同。
项目二:进货入库作业
教学设施:入库通知单,仓储管理软件,手持终端,托盘,液压手推车,液压堆高车,模拟货物;
教学地点:物流专业实训室仓储实训中心。
理论内容与课时安排:预收货作业流程;预收货注意事项;卸货流程;卸货注意事项;验收流程;验收注意事项;入库上架流程;储位分配方法;储位分配原则;手推车使用规范;堆高车使用规范;仓管人员行为规范;共8课时;
实践内容与课时安排:预收货作业训练;卸货作业训练;验收作业训练;储位分配训练;入库上架训练;共10课时;
项目目标:熟练掌握预收货作业、卸货作业、验收作业和入库上架作业操作规范和流程;
项目实施过程:分组实施;观察员评价;教师小结;依次交替;逐组完成;小组总结;教师总结评价。
三、实施项目教学的效果
1.转变教学角色
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中心,而是从传统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只有在第一阶段明确项目任务时以教师为主。在随后的第二、第三阶段,即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学生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把学生引入项目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随时准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的两个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共为中心,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得失。
2.锻炼和提高岗位能力
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通过以上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的计划、组织、分析、合作和评估等非专业的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社会能力正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体现从业能力的关键之一。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项目实施,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开放的、双向的、互动式的,具有较多自主学习的成分,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自由发挥,减少了条条框框,与指导教师可以进行更多的平等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指导教师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活,更能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项目中,以团队学习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项目安排上要注意理实结合
为了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学习知识,教师对项目的安排与项目实施的组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法对课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较高,教师要在联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拓展实操能力安排项目训练。
2.提高学生在项目制定、项目计划阶段的参与度
在项目设计阶段,教师要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置与计划的制定中,使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所有环节。
3.完善项目实施的评估体系
教师要制定完善的评分细则,便于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五、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岗位能力,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0~361
[2]谷岩.项目教学法在运输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市场现代化,2011,(21)
[3]周林林.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78,118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