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 石华贞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足和动机单一,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以及学生口语错误方式多样的现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素质、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进行短期专业性培训等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英语专业; 口语教学;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43-001

当前,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就业职场应用的必要工具,其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以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加强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加强研究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因为学校生源原因,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足和动机单一以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一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无论是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还是阅读能力,都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明显差距。以笔者近年来任课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考英语成绩及格率不超过30%。特别是一些学生听力与口语较差,因为在中学时,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了听力与口语训练,大搞题海战术,完全是应试,这造成了学生在听力、口语方面的“先天不足”。

二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就笔者近几年的调查来看,尽管绝大多数学生知道口语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学习底子薄,英语词汇掌握不多、听力能力较差、语法知识欠缺或者说话有方言等原因不敢开口讲英语,时间一长就导致许多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学习口语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毕业,而较少考虑实际运用能力。

三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提升。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课堂效率低。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各高职院校都在压缩英语课的课时,而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时间大多被语言知识的讲授所占用,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开口讲英语,偶尔的教师提问环节也是几句话了事。课外学生的时间主要用于背单词和做练习题,口语练习较少。还有些教师担心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于是在课堂上就用汉语讲授课程,使学生更少接触英语语境。

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在把握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还必须全面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的常见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从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口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语音拼读错误,包括音的省略和同化、单词重音、语句重音、连读以及不完全爆破等;二是词汇选用错误,包括词义混用、词性混用、错误的名词复数形式和动词形式,还有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需要会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单词;三是语法使用错误,包括时态错误、人称错误、省略错误、语序错误等;四是语用失误,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表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俗等诸多方面,而汉语学生习惯将汉语表达言语行为的方式与英语表达方式混同在一起,错误地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中,从而导致语用失误,这就是英国语言学家詹尼·托马斯(J.Thomas)所称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分析学生口语常见错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际迁徙,包括第一语言迁移和第二语言迁移,前者指学生把汉语母语知识应用到英语语言当中,例如学生容易受汉语影响,忘记在名词复数后加s或es;后者指英语语言某一方面的知识应用到另外一个方面去,这是由于学生过分扩大了英语某一知识的使用范围所致,例如在学习名词复数时,知道了名词后加s或es构成名词复数的规则,而对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形式往往就会读写出错词。二是过度类推,是指学生在学习交流中,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又没有学过这类句型,于是就参照自己熟悉的句型创造自己的句子。

三、改进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不是主客体间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推进口语教学顺利进行。

一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口语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加强英语口语学习目的性教育;其次,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并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再次,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对学生取得的些许进步及时予以表扬,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是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可以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口语教学实践方法,课堂上,加大师生问答的时间和频次,并注意随时纠正学生口语错误;课外,主要是搜集和利用课本以外的各种听力材料和录音资料,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站播放英语口语材料,开辟英语角交流,组建英语交流学习社,这可以促进学生多学习、多交流,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熟悉英语、运用口语。

三是运用英语口语考试的良好载体,进行短期的专业性培训。专门为高职高专学生设计、制订并每年举行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口试)”,既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是考核学生掌握社会所需的口语能力的好方法。根据口试的特点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不断以口试评估是可靠的测试学生口语能力的办法,使学生的课堂经验增强,口语面试是可持续的有用的考试形式,尤其是它对教学具有有益的观照作用。”2

参考文献:

[1]Heaton,J.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4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0

[3]王颖.中国大学生口语错误分析[J]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35卷:390-394

[4]Heaton,J.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