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育美学差异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 谭润芳

摘 要:中国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孕育于东西方两种不同审美体系,由于地域、文化及审美情趣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风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仅是全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体育全球化时代中西方体育美学思想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收集整理了中西方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美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44-001

在西方竞技体育凌厉的攻势下,中国传统体育以和为美的思想理念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竞技体育的附庸,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备受质疑。研究中西体育美学的差异,不管对于用西方竞技体育合适的美学理念引导中国传统体育世界化的发展,还是用中国传统体育的“和合”美学理念医治西方竞技体育出现的顽疾,均具有重要的价值。经过梳理分析,有关中西体育美学差异的研究,大概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外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

体育美学研究始于20世纪后半期,国外的相关研究基本形成了“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欧美国家、日本”三种不同的学术传统和风格。

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有关体育美学理论的研究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着重于竞技体育活动审美方面的相关研究,而对身体运动美的研究较为忽视。姆·亚·萨拉弗和弗·斯托利亚罗夫1984年编著的《运动美学》作为体育学院运动美学课程的新编教材较为引人注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苏联研究体育美学的高峰时期的水平。欧美国家体育美学流派微观研究相对严谨,具体分析比较细致,而概括性、综合性的宏观体育美学理论研究却相对较少。Dimitris Platchias在《体育是艺术》一文中认为,“体育运动中无论是审美性项目还是目的性项目,美学都是它们的中心。创造一个美的事物或者产生审美愉悦的目的对于事物能否成为艺术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日本体育美学研究善于吸收西方先进美学思想,经过消化形成符合自己社会审美需求的传统实用特色。早在1950年体育学会会刊上西田正秋题为《体育美学的提倡》一文的发表,就证实了将美学引进体育学领域的大胆尝试。日本广岛大学樋口聰教授在《从艺术到即Sport——美学扩展的尝试》一文中提出,“通过艺术和体育运动的比较,试图超越传统文化的概念,提出作为身体运动感觉的体验是审美体验的基本依据,最终就体育的游戏概念进行美学原理性的探讨,论述相当深人。”

二、中国传统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

在西方,以“个人本位”、“征服自然”、“征服世界”文化思想背景为主导的体育美学理论已趋向于完善化。而在中国,以“天人合一”“家族本位”“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为基础的传统体育美学理论至今似乎还是片空白中。在仅有的几篇文献中:江红的《藏族传统体育美学探微》从体育美学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角度透视并分析了藏族传统体育的内涵、特征及研究发展思路,但文章仅建立在探微视角上研究;陈素娥的《广场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形态》,从自然的美学形态、精神的美学形态、人文的美学形态、现代的美学形态、特色的美学形态五方面简要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形态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文章旨在广场文化建设,因此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美学的理论性研究只是处在次者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美学理论贡献仅是开发性建议;田祖国、白晋湘的《民族传统体育美学价值与广场文化建设》特色之处是从“动作美、音乐美、人体美、服饰美、人文美、和谐美”六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由上综述可见,我国传统体育美学的研究逐渐趋向于正规化、理论化。

三、中西体育美学差异的研究

进入“中国知网”,分别以“中西体育美学”、“中西体育美学差异”和“中西体育美学比较”为“题名”“检索词”、以“1979年-2009年”为时间段进行跨库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中仅检索到相关文章4篇,其中单从论文题目上能够分析出文章中有涉及中西体育美学差异内容的文章只有段桂梅、刘定一的《再论中西体育之比较——医学、哲学、美学的差异》一文。该文从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医学基础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差异,而在美学基础方面作者阐述的是中西体育审美观上的差异。此外,郭兰等人的《从中西体育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涉及的体育美学的思想主要引自惠蜀及日本学者汤浅泰雄的观点,而不是个人力作。这两篇论作为本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反映出中西体育美学差异研究的缺失。

以上对相关研究的归纳分析表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西方竞技体育已经深入到我国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中西体育美学差异的相关研究,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是突破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瓶颈的有效之举。

参 考 文 献:

[1] 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6

[2]胡小明.体育美学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8(10):1~8

[2] 段桂梅,刘定一.再论中西体育之比较——医学、哲学、美学的差异[J]安徽体育科技,1994(1):5~8

[3] 郭兰,郭红等.从中西体育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