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作者: 王爱群摘意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处理好“两大关系”,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理想信念教育; 巩固基层执政基础; 处理好两大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72-0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课题。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充分凝聚党员力量、塑造党优良形象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当前国情、世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执政地位的加强和执政兴国伟大使命的完成。作为基层书记,从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角度,下面我浅谈一下对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育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理论学习,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基层党组织应把理论学习活动制度化、固定化、常态化,学习形式多样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以抓好理论学习教育为主线,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党员来说,政治上的坚定、实践上的进取,往往得益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因此,党支部要重视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首先确保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确保全员参加。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大集中小分散的教育方式,坚持学习考勤制度,坚持原原本本学、重点内容反复学,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环节去抓。其次要求每个党员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写好心得笔记和体会文章。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
二、抓好支部建设,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
基层党支部是执政党最广泛最前沿的战斗保垒,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党支部的状况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老百姓常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一语道出了支部的重要性。加强支部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任务,使党员和群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1.加强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提升党员思想觉悟
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建设贯穿于党支部各项建设之中,保持党员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和促进党支部各项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
建立学习型党支部,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做到学习方式多样,克服形式主义。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使全体党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的基础上,保证了领导班子学先一步、学深一步,不管事情再多,工作再忙,班子坚持每周一学习雷打不动,使班子自身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在日常工作中,领导班子识大体顾大局,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处处以身作则,以廉洁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为其他党员树立典范。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即: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党员。要本着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党员群众思想问题,由情入理地进行宣传、说服教育,达到转变思想、提高觉悟、塑造心灵的目的,激发做好工作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热情。
2.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凝聚战斗力
党支部组织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从严治党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党建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坚持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又要积极创造新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
建设坚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使党员队伍成为刻苦学习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勤奋为民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成为政治上过硬、作风上过硬,业务精、素质高的复合型党员队伍。
3.加强党支部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以提高工作绩效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把党支部作风建设与落实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引导党员强化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注重讲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讲实效,做扎扎实实的工作,有效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加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律教育,使广大党员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加强党支部能力建设,增强创造力
加强党支部能力建设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立足基层支部工作实际,整合工作资源,创新基层支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努力形成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基层党支部风格的工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当前,基层党支部能力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应该通过创新、探索和实践来寻求解决。对于这项工作,以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既有思想问题,也有实际困难。基层支部能力建设应注重建立创新机制,及时关注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最新动向,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提出加强党支部能力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点子,增强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处理好“两大关系”,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基本途径,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基层来看,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处理好组织与党员的关系。党组织是“肌体”,党员是“细胞”,强壮的肌体孕育健康的细胞,健康的细胞促进肌体的强壮。党组织作为党员之家,要变组织本位为党员本位,对党员实施人本关爱,帮党员所需,解党员之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对党员的责、权、利与绩、奖、罚结合起来,用信念来召唤,用事业来引领,创造条件让他们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实践,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党员作为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要加强对党员的党性锤炼,在政治立场上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心跟党走;要育用结合,努力让党员多学习武装自己,多实践锻炼自己,多为民服务践行宗旨,多为党分忧体现价值;要引导党员做好份内的事,关心身边的事,做爱岗敬业为民务实的表率。另一个是处理好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也是舟水关系。有一句话说的好,群众在干部的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处理好干群关系的基点在干部,在基层就是要把“万事民为先”和“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干部的行事准则,考察干部、选用干部、评价干部看公论、看民意,群众不赞同、不拥护的干部坚决不用,让干部在乎群众、敬畏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心里想着群众,做事为了群众。可以多开展群众观点教育,多开展一些干群联谊活动,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对待群众,就是要多积极引导,多正确疏导,通过健康的舆论导向,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公平的规章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让他们相信干部、理解干部、拥护干部,形成干群同心合力干事的氛围。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还有许多途径,不管采取哪一种途径,目的在于支部作用的发挥,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载体,使党建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