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廊坊打造文化体验名城路径的研究

作者: 刘宝 杨倩芳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廊坊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打造文化体验名城是廊坊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廊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的有力途径。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立足廊坊实际、建设文化体验名城进行论述。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文化体验; 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79-00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新时期,廊坊将建设文化体验城市确立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廊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城市,能否充分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品味、文化风格与文化理念,能否在城市产品供给高度同质化的条件下,为消费者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体验产品,如何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业,建设文化体验城市,打造文化体验旅游品牌,是当下廊坊面临的一大课题。关系着廊坊能否把自身优势放到最大,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成为先行军。

廊坊市地处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备充分的构建文化体验名城的历史、文化、地理等背景。廊坊自古以来就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气息浓郁、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不乏优秀的文化载体。因此如何针对旅游者的特点,开发、设计个性化、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激发旅游者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使其获得与众不同的难忘的体验,实现京津冀良好对接,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文化体验需求,尚需进一步规划和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为切入点,提升廊坊文化体验质量,建设文化体验名城。

一、充分把握京津冀地区消费者心理需求特点,确定城市体验主题

确定城市体验主题要求抓住城市文化主轴,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充分挖掘城市各种体验资源,准确结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特点,找到城市体验的个性、灵魂与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认知和审美是人的高级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希望体验到“美好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感觉,这种来自于认知和美感的追求,决定了确定城市体验主题要以人的心理需要为前提,才能使人乐于为之消费。因此,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面对的客户需求,确定合乎实际的城市体验主题,是一个当务之急。

目前,廊坊已经拥有休闲度假、商务宗教、温泉健身、人文民俗、探访古迹、会展购物、主题公园、音乐戏曲、高尔夫球运动等诸多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体验主题,与之相应的系统化布局也就比较欠缺。京津地区人群多数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其文化需求层次相对较高,在旅游及选择居住场所时,对于文化体验的要求相应更高。廊坊需要利用已有的诸多旅游资源,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确立合适的城市文化体验主题,以吸引京津地区人群来到廊坊,为京津冀产业对接提供文化保障。

二、深入认识京津冀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同源性与异质性,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及文化活动

京津冀在文化历史发展中,其文化史实彼此相互联系,同源而异质,三地人群内心深处的隐性文化也是互有异同。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及活动,就是通过发挥技术性文化的功能,特色鲜明地将城市的某些特色功能和空间要素集合起来,形成体验性的感知场所;突出城市某些文化特色活动,提高活动的品质、人群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突出京津冀三地文化中共有的内涵,与廊坊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相结合,使旅游者能够以最为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式感受到城市文化的主题和魅力,形成城市体验的品牌。

三、深刻了解京津冀地区文化体验发展现状,改进廊坊文化体验设计

首先,运用文化体验设计, 精心进行“软包装”,融合多种感官刺激,有效提高文化产品的感官刺激,力求达到使人们对体验更加难以忘怀。打造诉诸旅游者感官系统的体验场景,直入人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深入发掘廊坊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依托京津冀雄厚的文化产业资源,廊坊需要大力发掘自身历史文化的内涵,只有牢牢把握自身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当今文化多元的城市竞争中时刻站稳脚跟,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同时,在此基础上,需要在文化创意层面寻求创新突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激发京津冀传统文化产业的活力,近而激发城市活力,聚合更多的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

最后,注重文化体验设计的歧义性。深入发掘旅游产品的独特文化底蕴, 精心创造难忘的经历和活动,获得竞争优势。立足本地文化历史和京津冀地区整体大背景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三地文化的同源性,又突出本地文化历史的独特性,塑造令人难忘的意象, 诱发深层体验, 使旅游产品更好看, 提供旅游产品独一无二的特质,使其具有歧异性, 增进市场吸引力,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透视冀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演变过程,廊坊应当立足于当前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伟大实践,乘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契机,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提升廊坊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突出文化体验设计,努力打造文化体验名城,实现冀文化与京津文化的优势互补,既是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深层次动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基金项目: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2014年度科研课题,立项编号(201455)

2014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4031)

参考文献:

[1]虞蓓芳.试论文化体验设计增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1期

[2]王宝林.京津冀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略论,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2期,2014年6月

[3]黄其新.基于文化体验的城市营销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8月(中旬刊)总第476期

[4]A·佩恩.服务营销[M]中信出版社,1998:149

上一篇: 南通建设智慧城市路径研究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