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

作者: 冯玉芝

摘 要:教师应尽力教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做事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要求他们要保持一颗仁慈的心,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实践不经意的仁慈和不自觉的美德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键词:仁慈; 美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38-001

布莱克说过一句话:“一个思想能充满无限空间。”一句流行的广告语也是这样讲的:“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这两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给他更高的能力和技巧,还是有更深的思想与道德。这两句话给了我答案。在中学阶段我们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修养的养成。

我们首先教会学生哪些美德,针对高一新生我们更多关注这些品德的培养:坚强的毅力品质。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者,无不具备超出凡人的毅力,如果你没有一个不凡的头脑,那你定要拥有不凡的意志,道理很简单,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我们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意志,才能应对困难,战胜挫折。我班有个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坏习惯很多,尤其是自制力非常差,来到学校以后几乎每天都有违纪的记录。我多次找他谈话,和他讲道理,还对他的违纪行为进行相关的处罚,但是我发现效果很差,他仍然是我行我素,我几乎对他失去信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的一个优点,他对同学很有爱心,经常帮助他们。于是我在班里表扬了他,在全班同学的激励下,他开始下决心改掉坏习惯,并且请同学监督他,前三天做的很好,没有出现任何违纪的情况,但是到了第四天,他来请假,说家里有事情要回家,我从他含糊不清的言辞中知道他在说谎,我没有揭穿他,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再过三天,如果你没有违纪的情况我就允许你回家。”一周过去了,奇怪的是他没有来请假,我在班里对他的行为大肆夸奖,而且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如果你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你就会成功,毅力是锻炼出来的。两周过去了,他没有违纪一次,没有请假一次,我觉得他战胜了自我,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种思想要行之久远,要能够影响别人,首先要融入你的血液中,坚信不移,这样才有可能让别人接受。《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这句话既是孔子的教学总纲,也是他一生生存与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其中“据于德”就是强调道德人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只要以德来治政,就会像天上的北斗星居于一定的方位一样,众星都会环绕在他周围。一个人再有丰功伟绩,如果人格低级,同样得不到大家的尊重,而较低的道德水平也限制着成就大的事业,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先成人再成材。比如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是很自私,从来不帮助别的同学,她从不和别人分享学习资源,嫉妒心很强,如果有别人超过她,她就不舒服,因此在班里人缘很差,也没有什么朋友。我和她谈了几次,她都不以为然,并且流露出只要学习好就能考上好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直至一次考试她的成绩下滑。当时她的情绪很低落,我找到她讲了很多因为德行高尚而取得成就的例子,指出她的狭隘的思想阻挡了发展的空间,所以才会出现成绩退步。这次谈话取得了好的效果,从此她就像换了一个人,积极向上又乐于助人,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美国一百八十名贫民窟里的男孩,二十五年后一百八十人中有一百七十六名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担任律师、医生和企业家的比比皆是,且有一部分成就非凡,问其成功原因,大家的回答出奇一致:“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记者找到这位老师,问其窍门,老师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尽力教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做事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我要求他们要保持一颗仁慈的心,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实践不经意的仁慈和不自觉的美德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个黑人女孩,在读大学期间,偶遇一位问路的老太太,她不厌其烦的解释,但是老太太始终不清楚,最后女孩亲自把老太太领到目的地,正是因为这个老太太的帮助,这个女孩后来成为美国政界要员。

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行动的结果。你必须做该做的事情,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你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结果,就像所有革命一样,零星的善行和美德刚开始很缓慢,不过大胆的去做,只要做总会有结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