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展翅高飞的羽翼——自主学习

作者: 倪荫国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一关键时期,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因而我在锻炼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两个方面作了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学习惯; 人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25-001

现代教育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一关键时期,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下面结合我个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锻炼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教师必须抓好启发和指导工作,然后根据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目标教学。

首先要启发,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自学好习惯。比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我探寻杀死祥林嫂的凶手,结果学生自主研讨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有的认为是鲁四老爷这样的无情统治者,有的认为是四婶和柳妈这样的统治者的帮凶,有的认为是祥林嫂的婆婆这样的家族权力,有的认为是周围的冷漠嘲笑者,有的认为是祥林嫂自身的愚昧和软弱,更有的认为是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虽然答案丰富多彩,但却各有道理,同时又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活动。

其次要抓指导,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自学时,不可绝对放任自流,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对每一课的学习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在教材的重难点处出思考题,列出学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的指导要“由领到放”,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化。为此,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教读阶段,即教学生怎样把课本内容读懂读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引领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形成自学习惯。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让学生紧扣文章开头的这句话“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自己来分析后文中林黛玉的言行,从而理解她的思想性格。

二是引读阶段,即教师由教转为“引”。主要是设置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点处多分析、多思考,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思考题要体现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依次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你能读懂并翻译本文吗?能概括出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谈到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吗?本文的内容思想对你有哪些帮助和启发?文中讲的话在今天还有用吗?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三是自读阶段,它标志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能独立地阅读课本,而且学会了质疑问难,学会了自己提问题。教师正是围绕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深化教学的。这样既能突出重点、难点,又节省了课堂时间,然后再充分利用多余时间,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雷雨》一文时,理解了文本内容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然后再让学生们提出感受问题,并针对各自的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使语文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关键是做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当家作主,才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力。

首先要把“设疑”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把课本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并建议学生每人针对本课内容提出2—3个问题(自己能回答的很好,不能回答的交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就使学生成了教材的驾驭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是把讨论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话会说。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围绕思考题分组展开讨论、争辩。例如在教授《鸿门宴》一课时,让学生讨论“谁才是鸿门宴上的真正英雄?”“鸿门宴上到底该不该杀死刘邦?”再如在学习《雷雨》一文时,让学生就“周仆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通常情况下,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问题的大部分,悬而未决的则有待教师适当点拨提示。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智力得到开发,自学能力也得以培养。

最后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有话能说。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尤其应鼓励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发动学生互帮互学,同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观点,为他人排疑解难。例如:在教授《再别康桥》一文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诵读并讲授个人的体会、感想以及自己想象中的康桥的样子。同时还启示学生大胆地把个人创作的诗歌展示。通过交流,学生对课文的再认识得到了加深。在此基础上,教师紧扣目标,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解,这样省时又省力,学生的自信心和胆识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这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启迪了学生的悟性,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学精神,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在教育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为时代的需要培养了与时俱进的人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