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潘樱摘 要: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与童话故事、儿歌、游戏相整合,与发展能力相渗透。
关键词:小学; 拼音教学; 形象化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93-001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加之一年级新生面临学习适应性的问题,这就使得拼音教学难上加难,问题主要表现为:
(1)对语文课兴趣不浓,朗读拼音越读越轻,越读越拖。
(2)半节课后,开小差的孩子增多,频率变高。
(3)由于音近形近的拼音字母容易混淆,难度较大,使得孩子学得枯燥辛苦,从而失去兴趣。
(4)回家作业喜欢先做其他的,拼音相关的作业选择最后做。
(5)早自修选择读拼音的孩子只占百分之二十。
要使一年级的孩子快乐地学习拼音并掌握它,必须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为此,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优化做了以下思考:
一、如何让汉语拼音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1.设计动画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课标本”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中,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充分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在教学中,可以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形象,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就会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
2.运用动画演示,揭示拼读规律
2.1口腔动画,辅助发音。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可以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他们就很容易掌握发音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2.2动画演示,教学拼读。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
3.运用课件演示,促进书写教学
3.1用课件帮助认清字型。“课标本”在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注意了直观性,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将图片和字母通过课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2用课件帮助明确位置。在字母书写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鼠标把字母往四线格里拖一拖、放一放、比一比,找到字母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位置。这样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不着教师过多地讲解和强调了。
3.3用课件帮助记住笔顺。在字母书写教学中,将字母的书写做成了动画。先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看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并熟记于心。
二、如何让汉语拼音知识与童话故事、儿歌、游戏相整合
儿歌游戏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拼音教学就要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兴奋点上,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情绪高涨,欲罢不能。
1.字母手型操
拼音字形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摆各种手型来记忆字母的形。对于手型摆的生动形象的孩子,聘请他们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并选出“最佳教师”。这种自由欢快的学习方法,使儿童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性高,思维非常活跃,从而达到了巩固字形的目的,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2.顺风耳
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3.送信
适用范围:这一游戏可以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收信,它的适用范围是认读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和句子。另一种是投信,它的适用范围是字母按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类,或者是音节按两拼音和三拼音的分类,也可以是生字按偏旁和结构的分类,还有词语按水果、动物等的分类。
4.编童话
童话故事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眼里,“孙悟空”、“白雪公主”、“奥特曼”……这些都不是虚拟的,而是活生生地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在教学中,把他们请进课堂,师生合作扮演童话角色、模拟童话故事来进行教学,效果甚佳。我思考是否可以将汉语拼音进行适当的分类后,编成一系列的小故事。
例如:★ g k h的故事
春天到了,哥哥“gg”和妹妹来公园郊游,玩累了,他们坐在石凳上喝水“h”休息。哥哥“gg”抬头看到一对白鸽“g”在自由地飞翔,其中一只嘴里衔着一根“gen”橄“gan”榄枝,还有一只叽叽喳喳唱着歌“g”。妹妹低头看到小河“he”里一群小蝌“k”蚪,正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水草成了它们的游乐园。
★ j q x的故事
晶晶“jing”青青“qing”和茜茜“xi”在幼儿园过六一节,她们做着自己最喜欢“xi”的事情。晶晶在搭积木“j”,搭了一个机器人“j q”,青青在踩气球“q”,她力气“q”可大了,一下在踩破了七个“q”。茜茜在玩运西瓜“x”的游戏“x”。她们玩得很开心“xin”。
三、如何让汉语拼音与发展能力相渗透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字母辨别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能力。
1.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拼音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拼音资源极为丰富。如办公室、图书室;校园内告示牌;花坛里植物名称等等。利用语文活动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拼读。
2.拼读同学的姓名,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练习拼音
学生姓名中的拼音包罗万象。拼读同学的姓名是大家都特别喜欢的活动。可以上一节综合性学习课《有意思的名字》。活动中,让孩子们把同学的名字制成一张张精美的名片,一面写拼音,另一面写汉字,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拼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创设拼音化环境
给教室用品标上拼音名字,使用拼音化的课表,用拼音给家长写通知,让孩子回去读给家长听,在家中家具、电器贴上拼音标签,每天早上用拼音简单写一件自己亲眼看见或听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