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张丽云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并且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提出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职业院校;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36-001

一、什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

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重复教学问题,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

对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并且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以建筑专业的《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探索出几种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1.精讲多练、理实一体

“教学做评”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典型任务为载体,教师理论精讲,思路点拨,操作示范,巡回指导,有效激励。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涉及到的知识难点进行精讲,对学生合理分组,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制定完成的计划,在一体化教室进行任务实施,小组和教师对完成任务进行检查,最后师生共评。

2.类比法

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类比方法来类比比较抽象的控制模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3.案例教学法

运用典型案例,对学生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讲解相关理论,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印象。

4.启发引导

这种教学方法的步骤如下: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团队还经常进行讨论研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价值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传统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1.职业院校教学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紧缺生产、服务和技术领域的一线技术人才,并且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更多既懂理论并且有过硬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人才。所以要求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培养目标上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

采取“教、学、做、评”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

(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2)既充分地利用了教学场地,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

(3)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5):91-92

[2]陈志明.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研究[j]教师,2011(14):15-16

[3]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4-6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