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周锋凯

摘 要: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发展他们的智力,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具有优良品质。因此,中职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几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身体素质; 思想品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0-002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于智育, 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辩证地指出了德智体之间的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体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体育不仅是强健学生的体魄,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良好品德的重任。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注重体育动作和技术的教授,提高学生某一项目的成绩,而忽略了融入德育教学。德育,是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如何把德育、体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体育教材所蕴涵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把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一、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和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进行教学,是中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上好中职体育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学科的教学不只是动作及技巧的教学,它包含了极丰富的德育内容。体育是一门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是实践性、暴露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体育教材中有很多体育明星的事迹和很多非常励志的故事,这些都是德育的素材。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需要符合学生不同年龄的不同心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

每个人都想自己能够成功,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强者。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尤为强烈。但是,成功需要每一日的付出,就像成绩的提高不可能一朝一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自己在很多方面没有压力,行事也是自由散漫,没有竞争意识。体育是靠自己的身体说话的,靠的是自己的身体能力。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体育课也会涉及很多规则的讲解,这也告诉学生,竞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课上老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比赛以及一些测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帮助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树立战胜自己的信心。体育运动竞争性比较强,这种带有竞争性的运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

2.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

体育教学中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面对事物时作出适度的情绪反应,对困难中产生的消极情绪能有效的转移、调节,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中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感情的最好基地,通过团结互助的比赛,团体的荣誉,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受到学校运动会的时候那种无形的班级凝聚力。体育课也是爱国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奥运健儿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学生的心理活动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上也能看到体育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德育教育意义。如课堂上学生要去完成一个新动作,由事先对运动的感知到运动的完成,不仅是一个身体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做一个新动作之前,心理会有些波澜,或紧张、或自信、或者默默念些什么,以保持心境平静。学生要完成一个新动作, 首先要对动作有所认识,产生想做一做的心理需求和动机,进而树立信心,以认真的态度、足够的勇气、坚定的意志,去最终完成它。这个心理过程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否则体育教学就只剩下动作教学,而失去了其更深的教育意义。

3.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体育具有合作性,很多的体育项目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提高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团结,团结意识是一个人能够融入团队的必备品质。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处事比较自私,不能体会别人的情感,没有团结意识。可以利用团体项目来让学生体会团结的意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替他人考虑。所以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就显的更有必要。可以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形式的比赛,比如球类和接力赛,还可以利用一些配合类的游戏,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个人的实力不能代表整体实力,团队的力量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法,让学生学会站在其他人的位置考虑问题。同时,团体赛中,通过技术好的帮助技术差的,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团结互助。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或者说是一种能力,是学生以后能够立足社会的基础。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体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吃苦教育。体育课也是真正的能够“劳其筋骨”的课程,是学生在身体上的一种竞争,体育成绩的提高并不像其他科目只要安心学习就能提高,而体育成绩的提高要学生真真实实付出“血”的代价,是学生和自己肌肉较劲的过程。学生的耐力的提高需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的拼搏,而且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松懈,训练出来的体能就会逐渐消失,这和一些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一些学生可能可以在温暖的教室背书,但是不一定能在寒冷的冬季起来长跑。体育可是锻炼学生顽强意志的最好途径。体育和比赛是分不开的,有比赛就一定会有输赢,这也是体育魅力的所在,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汗水和泪水的挥洒换回赢的一刻,这是体育最大的魅力,而成功的路上学生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当然,对于输的一方,是一蹶不振还是从头再来,这是对学生抗压能力的最好考验和训练。

5.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

体育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竞争精神,拼搏精神,这也符合一些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可以说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通过体育课,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竞争带来的压力,从竞争的成功与失败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也是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的真实写照。体育教学中的训练、竞赛都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摈除一切杂念,克服生理、心理上的困难,深入认识到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和自强不息的品质。现在体育明星在学生心中有极高的威望,这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通过体育运动员的事迹感化学生,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奋勇争先的精神。对一些比较柔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先培养学生的信心,进而鼓励学生勇敢的尝试超越自己。体育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锻炼才能实现的,日复一日的锻炼也是学生意志力的一种考验。体育不仅是为了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方法

1.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以良好的师德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体育教学中要把德育贯穿始终,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就是学生言行的标杆,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如果教师无法要求自己,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体育课上如果教师不守时,如何教育学生守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懒散。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师德形象影响学生,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

2.挖掘教材,寻找素材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身体、心理特征,选择相应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针对不同的教材,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目标。中职体育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中职体育基础知识资料中,有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史上的感人事件。我国体育运动史是一部充满艰辛、浸透汗水的奋斗史,是受尽别人凌辱后奋发而起的历史。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我国体育运动史的发展历程,了解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明白体育课,不仅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还是为国争光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奥运赛场上感人的录像画面,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激发爱国热情。另外,中职体育基础知识资料中有很多感人的运动员个人奋斗史,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有着重要作用。

3.教学过程,循循善诱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各类体育项目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起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起跑时不能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要对学生讲起跑应该遵守的品德。耐力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耐力,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好时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极点”现象,鼓励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克服“极点”现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品质。球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跳跃、障碍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全体学生,多给弱者或技术差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如体操练习后的讲评时,可以找做得好的学生做示范,也可以找虽然完成的动作不规范,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学生,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体育游戏,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多数中职学生都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学习投掷时可以将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写在小沙包上,让学生投掷,同时进行良好习惯的讲解,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逐渐接受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学会体谅他人,知道团结配合,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中职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体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得到发展。总之,中职体育要将德育寓于教学过程中,使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俞龙辉.谈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J]德育与素质教育,卫生职业教育,2003.(22)

[2]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1999.8

[3]李君.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研究[J]职教通讯,2012,(5)

[4]潘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2012(10)

[5]王鹤.浅谈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1,(23)

[6]黄国卫.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