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者: 沈萍

摘 要:本文呈列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跨文化;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74-00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多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我将侧重于以下三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不可能在学习语言中不考虑其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国家的历史和地理,风俗,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和艺术,规范和价值观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大内容和范围的文化。

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他们很难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教师必须创设课堂环境,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自己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能拓展他们的视线。例如在教室的黑板上开辟英语角,可以放一些短期和著名的格言,提供大量的书籍和期刊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的用英语上课,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也能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氛围。

在校园中,可以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可以找出一些有趣的故事,黏贴在宣传栏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

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材料,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部分,让学生注意文化差异,中国和英语国家要求学生注重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沟通,直接用英语,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做:

1.词汇渗透

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许多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词汇知识背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该词汇真正的内涵,而且还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这些单词。

例如,当我们教3年级有关的动物那个单元的时候,我们应该指出“狗”的含义。狗在中国是不好的,比如:看门狗、野狗,狼心狗肺……但在一些英语国家,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例如,幸运的狗,意味着你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等。

在教不同的颜色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国外的例子。正确理解英语词汇,帮助学生用英语思考。比如说“爱人,亲爱的”是在讲英语的国家常用的称呼,是很正常的,但在中国,这些一般用于非常亲密的人或者是很好的朋友,甚至有些人认为说这样的词很不好意思。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2.课文渗透

小学课文内容主要是实践活动。这些内容反映了英语和汉语之间文化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如不安静,好奇和模仿。我们应该给学生建立相应的语言环境和阶段,让学生知道如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单元叫“Thank you”,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模仿购物。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谁是女售货员,谁是客户。比如说呢。

Salesgirl: Can I help you?

Customer: I want a pencil for my friend.

Salesgirl: Do you like this one?

Customer: Oh, great. How much is it?

Salesgirl: Two Yuan, please.

练习结束后,老师要求他们与小伙伴合作或者说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帮助他们记住所学的内容。现在有许多角色扮演的课文,如看医生,庆祝活动,旅游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广播或看电影。老师也可以使用视频帮助他们学习英语。

三、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春节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主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重要节日和重大庆典。比如说:在除夕夜,我们可以教学生唱新年快乐歌曲,让他们感受到喜悦。然而,当谈到接受礼物,中国人往往拒绝了好几次之后才会接受,并且他们不会在送礼物人的面前打开。一般来说,西方人在接受礼物之后就直接打开,然后赞美收到的礼物盒感谢送礼物的人。因此,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注意文化差异。

圣诞节也是学生喜欢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不论是否是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而在中国则不那么重视,只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西方国家,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这就是中西差异之一,在上课的时候也都要和学生说。

说到鬼,让人感到可怕,这使我们想起中国的清明节。在这一天,大人不让孩子出去,而是呆在家里。说是晚上会闹鬼,孩子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一个幽灵。然而,它在西方不同,西方的鬼节是万圣节,在万圣节前夕,孩子们感到非常兴奋。十月三十一日这一天,每个家庭都要将做好的南瓜灯笼挂在自家的门前,为的是驱赶幽灵。孩子们会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妖魔鬼怪,敲门乞求,他们跟主人:“trick or treat?”这意味着:“不给糖就捣蛋。”这时主人就将准备好的糖果和糕点给孩子们。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在英语教学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有利于理解和使用英语语言,有利于深化理解语言和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也应注重语言和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注重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正确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蔡映辉.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3)

[2]彭琴仙.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设计,2008.(10)4—6

[3]《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03.2.23

[4]吴幼茹.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010.3.1

[5]吴津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西渚小学,2007.4.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