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作者: 陈茂兰摘 要: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运用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些模拟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动口动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注意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调动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趣味性; 调动性;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77-001
古谚有云:“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套教材,它一改往日的死板,改变了以往老师费劲教,学生费劲学的局面,每一章的内容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都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在教学《分类》一课时,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亲身感受分类,让他们自己指出“同样”的东西放在一块,这样将现实和课本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学起来开心,动起来认真,这样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同时学生实践与活动也得到锻炼,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运用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成分,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将这些学生非常酷爱的活动形式引入课堂,无论是在开课还是在练习中穿插,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取乐,乐中求知,增长才干。
在教学《6、7、8的认识》一课时,由于课堂氛围创设得比较好,节目表演形式是唱《数鸡子》歌,“门前大路上,走过一群鸡,快来快来数一数,1、2、3、4、5或5、4、3、2、1。”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开课非常成功,然而由于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所以在开课大约十多分钟后,我发现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精神疲塌,思维松懈,所以我即刻把原本看图完成的练习改成了由学生们亲身参与的游戏——排数序,请8名同学上讲台前听老师的口令说出数序,做对了大家掌声鼓励。此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比赛开始了,整个教室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欢呼着,呐喊着,情绪十分高涨。这样,课堂“活”了,大家精神振奋了,思维积极了,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有关“排数序”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些模拟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动口动手,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的,留给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尽量让他们独立观察、操作、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以便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进行独立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如静思、对话、讨论、争辨、练习、实验、设计、表演、游戏等等。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创造和设计了很多新颖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如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小小邮递员、摘苹果等,同学们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我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注章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调动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手段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前不久我们数学组展示课就带学生到电脑室去上课,效果很好。我们设计好了课件,其中的练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动用鼠标独立完成的,做对了可以得到电脑的表扬,做错还可以重做,同学们感到这样的数学课很新鲜,所以学起来也格外地认真,达到了我们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能够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善于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