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课堂点缀生命的绿阴

作者: 王国军

摘 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作为学生深入文本的桥梁,学生言语的积累与文学的熏陶都是在课堂这个重要阵地中所习得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绿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05-001

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在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绿色评价语言不仅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食粮,更是学生蓬勃发展向上的攀爬藤。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关注较少,评估教学语言不容乐观。

一、传统的无效评价与惯用的泛滥评价

1.传统的无效评价缺乏人文关怀

之前的语文课堂评价主要是简单的否定和严厉的批评,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无效评价”。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然而机械而枯燥、简单而粗暴的教师评价语言往往会扼杀学生的灵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惯用的泛滥评价缺乏实效之用

课改之后,教师的评价语言由简单化的否定与严厉的批评转化为泛滥的“红色评价”,激励用语与赞美之词贯穿课堂的始终,“嘿嘿,你真棒!”“好,太棒了!”之类的评价语言不绝于耳,短期内恰当的使用,必然会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但长期使用,势必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便是没有批评指正,一味的赞美华而不实,从而失去“红色评价”语言原本具有的激励机制。新课程呼唤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求课堂里充满人文关怀,但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毫无原则的赏识与鼓励而忽略评价的真实意义,与课程目标的达成背道而驰。

二、绿色评价是健康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评价

绿色是健康的颜色,是最充满活力的颜色。倡导绿色评价语言,目的在于使评价语言在具有针对性的明确导向基础上,更能带给学生如同沐浴在阳春三月阵阵清风中的美感效应,从而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1.绿色评价是明确的导向

评价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客体的观念性做出评判,由于评价是一个“审判活动”,那么绿色评价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告知学生明确的错与对,该否定的否定,这样才会充分发挥绿色评价的导向作用。

如有位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学生在遇到“( )地跑,( )地爬”等类似的题目时,很快第一反应是“慢慢地”,但在当有的学生说出此种答案,老师又循循善诱下,学生很快想到“快快地”,教师对此类答案不予置评,这就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惯用、套用此类答案。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教师没有给予明确的导向。

笔者认为,当学生写错字时,当学生读错音时,当学生在组词中混淆字词时,当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用了病句时……教师不必再打“花式太极”,直接对学生说“不对”吧!绿色的评价就是要敢于对学生说“不对”,要敢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

2.绿色评价是人文的关怀

绿色评价体系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仔细看看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阵阵热烈的掌声和赞美之词往往过于泛滥,学生训练有素,“全身心”投入其中,教师见此情景便以为这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表现,殊不知学生的种种好评丝毫没有诚意,只是简单而机械化的操作,甚至流于一种肤浅的程序化表演。

在低年级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会让学生给予掌声,并会冲他喊出:“嘿嘿,你真棒!”之类的赞扬之词,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很难拿捏分寸,长时间的激励评价,必将使学生产生“抗体”,这种简单而无针对的评价势必会失去效用,无法在孩子心田播下生命的种子,更无发展可言。

绿色评价是远离虚伪和做作,真正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激起学生的倾情投入,才能得到情感的升华。

3.绿色评价是健康的指南

通过绝大多数网络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在解读文本时出现“价值偏差”。如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当小法官,对狐狸骗肉一案作出审判,一学生说:“我觉得是乌鸦太笨了,它爱慕虚荣,头脑简单,丢了肉活该!相比之下,狐狸可就聪明多了,它善于用计,聪明至极,我很欣赏它!”此言一出,竟然有许多的学生大声附和,如果教师这时还是一味的给予肯定并予以赞扬,更多的“狐狸迷”势必会出现,因为这位学生答得句句在理、句句精彩。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固然重要,但这位学生的感悟显然脱离了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绿色评价理应对学生的价值观做出健康的导向。既不能学乌鸦喜欢听别人阿谀奉承的话,更不能学狐狸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4.绿色评价是灵动的生成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组成,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具备无穷的潜力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渗透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桥梁,就更应该充满灵动的色彩,在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课堂信息,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说过:“课堂就是全身心投入的敏感的实践。”在多变的课堂中,不但需要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广博的相关知识,只有如此,才会运筹帷幄,在充分备学生、备课堂的基础上发挥生成的精彩。绿色评价语言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捕捉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进而调整教学结构,以学定教。所以绿色评价不能单一的抛出格式化的评判或鉴定,而是要求教师共同植入情感体验,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

课堂评价是理念的化身,是师生生命火花的碰撞。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绿色评价语言势必会在学生心中植入蓬勃向上发展的攀爬藤,继而点缀出生命的绿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