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气息 引领师生成长

作者: 张丽英

摘 要:融入生活气息,点燃新课程的亮点——生活理念,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感悟课程价值,诠释生活真谛,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思品; 生活;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17-001

生活理念,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围绕着如何在思品课堂上贯彻生活理念,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研讨主题,在全市初三思品教研活动上,我尝试开设了一堂《战胜挫折,开拓进取》的公开课。

一、引入学生亲历生活,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作为有效开发教学资源的前提。

为此,我在课前就先设计了一张调查表“现实生活,走进课堂”,对该班43位“平凡的我”,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挫折”、“应对的态度”、“应对的方法”以及“寻找身边的榜样”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

调查显示,有30位谈到自己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有9位学生谈到了自己和父母在相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29位同学“比较乐观”,有8位比较悲观,,甚至是“逃避”的。“寻找身边的榜样”:选择父母或亲戚长辈的有12位,选择老师或同学的有18位,这些都是他们身边熟悉的长辈、老师和同学,符合他们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心理发展需要。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调查表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困惑、烦恼直接展现在课堂中,一下子拉近了课堂与生活,老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我就顺势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兴奋点,鼓励、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为渲染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做好了铺垫。

二、追寻身边榜样力量,提升教学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在教学“反挫训练”时,课堂设置了“‘NBA灰姑娘’林书豪”的教学视频。学生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再进入到榜样“林书豪”的教学情境中,由境生情,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内容,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面对挫折指导人生,启迪智慧。

三、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堂,是一个开放的时空,老师可以主动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主动倾听和接纳学生的看法和观点,使思品课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道德平台。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跟学生一起讨论,可以倾听学生的想法,甚至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和获取新知识。

在倾听、了解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说:“其实老师在教学上也遇到了烦心事,你们想听听吗?”学生都表现出很好奇,轻轻在下面问:“咦,老师也有烦心事?是啥呀?”我告诉他们:“我和你们接触才三个多星期,对大家还不怎么了解。思品课上,大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老师由衷喜欢你们。但也发现课堂纪律有点‘乱哄哄’,心里蛮急的。”随着课堂的进一步深入,大家开始进行自我解剖,认识到今天的自我教育就从“战胜自我开始”,他们七嘴八舌地对我也进行了一些心理疏导和安慰,给了我较大的鼓励和帮助。

四、关注社会国家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新课程的核心之一。对初中生而言,我们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要从对社会的情感,上升为一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培养和增强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

在学习第二板块“勇于创新”时,我尝试了体验式情境教学。材料阅读:“花钱买不来高技术”—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怡濂和他的助手们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创新事例。材料略。

一、小组合作讨论

面对“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围绕创新谈谈对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享成果

1.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些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及创新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2.多媒体展示:初三(3)班历次板报评比、教师节贺卡制作评比图片。

老师主动设置问题,激活体验,突出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这样的情景,在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升华了情感。学生有了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发展,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从而明确了培养创新精神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同时师生共同交流创新体会,共享创新成果,践行这种创新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生活走进初中思品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舞台。师生在这样的舞台上点燃课堂激情,感悟课程价值,诠释生活真谛,何乐而不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