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微探
作者: 钱月娟摘 要: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围绕生物实验开展教学活动,正是中学生物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65-001
1.前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新课程中,一方面增加了许多实验,包括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实验;另一方面,也在强化教师实验教学的意识。可以说,生物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2.1透析教材实验,建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中《生物》中安排的近40个学生实验中,其中单纯的观察实验近30个,占全部学生实验的70%以上,而且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中。
观察是一切知识获取的首要步骤,是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甚至创造发明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观察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物实验过程的仔细、准确、敏锐、深刻的观察。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1明确观察的目的。进行实验现象观察时要注意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切不可盲目地乱看,没有目的的观察,是空洞的,也是一种徒劳。
2.1.2保证足够的观察信息源。要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
2.1.3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不要将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
2.2重视生物实验教学预习和预实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实验的效果
2.2.1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
2.2.2通过预实验,提高实验的效果。所谓预实验,就是在学生正式实验之前先做一个实验,这样可以为实验的进一步进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3把握生物实验演示,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生物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能力;②获得知识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④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3.1授之以“鱼”——模拟实验:针对初一新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忽视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教师再训练学生独自操作一两次,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
2.3.2授之以“渔”——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细胞》一课,把实验分为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老师再补充说明。
2.3.3形成“渔识”——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例如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老师先讲解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材料的选取、培养条件的控制处理、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然后有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与解释,完成模仿性的实验。在这基础上,教师就进一步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植物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无疑是实验能力的较高水平。当然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2.4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技术,扩大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实验教学中,使得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例如,观察根尖结构时,教师进行的是演示实验,但是由于根尖就很小,下面的同学根本就看不到也看不清,采用实物投影仪将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其效果就非常不错,既真实又清楚。同时,教师的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掌握与运用。
3.结语
生物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验是生物的灵魂,是生物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能把文本的知识转换成具有活性的生命性知识,把书本知识从微观转变成宏观,把抽象转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与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预习能力和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谢玉萍.谈“说课”,授业笔谈,1998
[2]田慧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