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解读儿童的天性开始
作者: 赵蓓蕾摘 要:在陶行知的眼里,“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 那“什么是儿童的天性?”“怎样根据儿童的天性来进行适合的教育呢?”从孩子的天性着手,遵循他们成长的规律,发挥具有真、善、美特质的天性,那样一种体现学习的灵趣、生活的灵性、生命的灵动的教育,就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 天性;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25-001
泰戈尔说过:“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天性,即先天的本性,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宇宙性,它是自然意志、世界意志、宇宙意志。那“什么是儿童的天性?”“怎样根据儿童的天性来进行适合的教育呢?”对每个教育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性,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质量,带来了一种崇尚“真”“善”“美”的教育——天性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利用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几点策略。
一、发挥儿童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天性,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
孩子天生就是好动好玩的,随着成长,他好模仿的天性又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所以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环节:让孩子学一学,做一做,演一演,如“大风吹来了”活动中,在最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当风婆婆说:“大风吹来了。”孩子们就把自己想象成一样事物,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被风吹来的样子,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有的把自己想象成树叶,在风中飞舞,飘荡,有的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大石头……当风婆婆说“风停了”时,幼儿马上摆好模仿的事物造型,并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这个环节增加了活动的乐趣与气氛。所以有时候角色扮演就是这样神奇,它比任何道德感化都来得真切、自然、美好!又如在活动《叫到谁谁就走》的室外游戏,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小猫、小乌龟、小狗汪汪……请到游戏中来,通过模仿他们的走路,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能力。当老师下达口令让谁走时,响应的小动物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老师的身边,和老师亲切的打招呼。小朋友在游戏中扮演各种小动物,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幼儿在玩中增强能力,真正体现了游戏的快乐。
二、利用儿童好游戏的天性,走进他们的心灵,促进其发展
游戏伴随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儿童是最喜欢游戏的,以游戏为第二生命,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我总是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带领孩子们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晨间户外活动时,一些体锻游戏、民间游戏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也参与其中,有时会赋予游戏一点心意,总会使他们百玩不厌,在角色游戏中,我也总是会以各种身份介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这样不仅方便指导,又融入到孩子中去,从而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记得一次角色游戏,我从医院走出来,碰到了“娃娃家的妈妈”,她关切地问我:“怎么啦?”我说:“肚子不舒服,医生让我多休息,喝点热水。”她接着说:“哦,我家宝宝也是的,多休息就好了。”过了一会,她还去“超市”买了些蔬菜水果,说是来看望我的,虽然只是游戏,但是我觉得孩子们真是懂事,在游戏中,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更多的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观察、思考,这样才会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
三、根据孩子好问好奇的天性,实施教学活动
孩子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当他来到这个世上,他就对周围的环境和这个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天马行空,喜欢不知疲倦地探究着,摸索着,不厌其烦地询问着,所以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实施教学活动,例如,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在活动前先交给幼儿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做“小记者”,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爸爸妈妈的年龄、属相、工作等等,再在活动中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孩子们回家都做足了功课,在活动中都迫不及待地介绍起来,给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现在的一些活动,教师都利用孩子好奇的这一特点设计导入环节,如“松鼠怎么住了一座会移动的房子呢?”“这幅画中藏了一个小秘密。”“看,鸡蛋怎么浮起来了呀?”……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活动中经常听到的指导语,每次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脑门上打了许多的问号,特别期待接下来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中非常的认真,集中注意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习得了经验,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给孩子挑战自我的机会,如随意抽调图片学习儿歌、学唱歌曲,让他们相互提问,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交给他们有挑战的任务,皮亚杰曾经说过:孩子与生俱来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而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面对挑战,经历挫折,付出汗水,亲身经历了,他们才会终身受用。
四、依据儿童的个性差异,展现个人风采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独特的个体,有的安静,有的活泼,性格迥异,能力也有上下,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如《花灯》教学活动中,我觉得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根据孩子的能力和个别差异,先以欣赏活动开始,然后再学习绘画各种各样的花灯,对于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孩子,我又启发引导他们设计不一样的,有创意的花灯,通过这样的活动关注孩子间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孩子的需要,适时指导帮助,做到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以促进每个幼儿和谐发展,此外,在教学中,还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材料,给予自主选择的机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使孩子能向他人展现他们所学、所理解的内容,并给予他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来展现他那独特的个人风采。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好玩的天性。好奇好问是发明创造的源头,好动好玩是实践能力的本能,所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帮助其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我们心中应装下每一个孩子,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让我们从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进行教育,学会主动适应孩子,发挥具有真、善、美特质的天性,引导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顺其自然地成长,绽放更精彩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