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

作者: 张国琴

摘 要:随着教改的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上课所授的技术、技能,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本人认为学生只有处于一种轻轻松松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体育; 快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65-001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根据这个目的,我们将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全年的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教师全面主动地考虑和科学系统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正确处理教材之间和课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器材,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在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快乐的兴奋状态下,课堂教学效果才将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实施快乐体育,下面从四个部分来谈谈个人浅见。

一、开始部分

主要是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其中目标制定要恰当,应该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均能达到的。老师的语言、表情、神态,很有讲究,应该给学生信心及力量,切莫语调平平,无精打采。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一挑战,增强自信。

二、准备部分

任务是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徒手操加慢跑的做法,既要选择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选择专项准备活动,既要有运动量较大的练习,又要有趣味性的游戏练习。例如篮球中的滑步动作是本课的基本部分,在准备部分选择了闯三关游戏,要求设卡的同学只能利用移动步在直线上来回堵进攻者,这样运动量较大,针对性又强,又有趣味性,同学们在嬉笑声中做了准备活动,又如本课内容是跳高或跳远,在准备活动中可以采用民间的竹杆舞或节奏感较强的韵律操等,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弹跳力、节奏感。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做准备活动,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翻阅资料,吸取新的知识,同时要善于思考,更新一些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更具新颖性,针对性,趣味性。

三、基本部分

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学过的主要教材,通过学习和复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的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首先教师示范力求做到规范优美,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练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生活环境、成长经历,还有学生的性格倾向,如有的人意志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都要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语言、体态、手势、眼神来刺激。此时体育教师应是一名总指挥,要及时调节气氛。同时组织形式可多样化,不要过分死板,从而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运动生理学表明,人的有机体所有系统包括运动、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的工作能力。处于适度兴奋状态下容易接受新事物,动作更协调,效果也最佳。

四、结束部分

即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轻松自然的走步,徒手的放松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等,同时教师脸部也应要放松,语气要柔和,带动学生进入放松状态,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

在以上四个部分都可运用“游戏”因素使运动有趣味性,那么怎样形成运动的乐趣呢?第一,能满足欲求的运动,就会带来喜悦,快乐等运动的乐趣。另外,运动能满足竞赛的欲求和模仿的欲求时,喜悦。也就是说,凡是具有游戏特点的这种自发的属于自我的活动,都伴有快乐和喜悦。第二,感性动机(环境迁移引起无形的活动)和好奇动机等内发动机引起的运动,也伴有巨大的喜悦。第三,反复进行的动作如果富有变化,难度逐渐增加,使学生克服困难和备尝艰辛,也能带来快乐和喜悦。但是,培养运动的乐趣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为所欲为,不是兴趣主义。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掌握得如何,这时教师可通过平时考核,定期考核进行测验和评定。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成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对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考核能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学习锻炼的效果,及时强化学习时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和鼓舞作用,从而真正达到体育课的目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