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语拼音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 张金玲

摘 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习阶段目标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和“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要求。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件很重要的事。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在拼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汉语拼音,让汉语拼音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新课程教材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 有效性; 趣味性;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97-001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我们方言区的孩子来说,拼音更是正音、说好普通话的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它摆在了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站。传统的拼音教学中,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毫无兴趣可言。一年级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学习持续性差,如何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情境图示法。教材第一课充分体现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教师要选择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ɑɑɑ,公鸡啼叫ooo,鹅在水中倒影eee。

2.实物演示法。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打开伞,伞柄朝下,雨水“tt”滴到地,雨停“f”把伞收起,伞柄朝上。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拼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nl和ü相拼规则中,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jq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而在学习nl和ü相拼,两点不去掉的规则时,我也配上了儿歌:小ü小ü真淘气,整天捣乱和调皮,爸妈nl很生气。小ü小ü知错了,泪珠汪汪有两颗。

2.编说童话故事。声调教学中,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以这样编说童话:有一天,小兔帮兔妈妈到市场买菜,小兔买了许多东西,背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小兔高兴地哼着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这时,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á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ǎ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在哭着,就帮小兔推着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àà,谢谢熊伯伯。再见!”

三、开展趣味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1.拍手记忆法。每一个拼音字母都配上儿歌口诀,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再加上拍起小手伴奏,很容易记住。比如劈里啪啦拍起小手念儿歌。小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站齐iii,嘴巴突出uuu,鱼儿吐泡üüü。

2.你说我猜。老师问:“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上半圆是什么?”学生答:“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反之,学生问:“一个门洞是什么,两个门洞是什么?”老师回应:“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这时不仅教师可以进行传统的对学生提问,学生还可以反过来对教师提问。

3.摘水果。教师在课前准备写有pú tao、táo zi、cǎo méi、lì zi、lì zhī等水果名称的图片,配上儿歌“秋天到,秋天到,丰收的季节水果多。你来摘,我来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进行游戏,拿到水果的学生读出上面的音节放进盘子里,比比谁摘的水果多。

四、调动以往积累,进行综合运用

在拼音教学时不能孤立识记——为教拼音而教拼音,应该注意联合孩子各种已有的知识,把这些已有的知识与汉语拼音教学有机结合,做到灵活多变,综合教学。

1.与语言运用相结合。拼音教学最终是为语言的学习服务,那么两者间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ɑi ei ui的教学中,我根据其发音特点设计了“安慰朋友”、“拔萝卜”、“打电话”几个交流情境,学生在这种生活用语交流情境中轻松地识记了韵母的发音。

2.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赋予音节生活意义,提高孩子的识记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象形法”和“译音法”。“象形法”即根据拼音的形状特点,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形象化识记。例如,孩子会说:m是麦当劳的标志等。“译音法”即根据拼音的发音特点,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形象化识记。例如e,白鹅的倒影等。

总之,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我们要迎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开发创新,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一个个汉语拼音都变成灵动的符号,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飞扬他们的灵性,让汉语拼音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